《历史语言学研究》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法与词汇学学科(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)主办、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系列学术集刊(暂定每年一辑),旨在为国内外历史语言学界提供一个较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。
本刊主要发表原创性的历史语言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。
本刊面向国内外语言学界组稿,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。欢迎投稿。
通讯地址: 100732 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 5 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《历史语言学研究》编辑部
联系电话: 010 -85195400, 010 -85195388
电子邮件: lsyyx@cass.org.cn
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:
1 .篇幅一般在 20000 字以内,超过 5000 字者请提供 300 以内的中文提要和 3 至 5 个关键词,以及相应的英文题目、提要、关键词。
2 .请提供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各一份。电子文本以 WORD 编辑,通过电子邮件以附件形式发送。作者姓名、单位、电子邮件、电话、通信地址及邮编等信息另页给出。
3 .本刊以繁体汉字排印(请注意繁简转换时一简对多繁现象和可能出现的错误,如 “ 信息 ” 可能会转成“资訊”等), GBK 以外字体及特殊符号、须制版的图表等,请另页标出。
4 .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后半年内告知评审结果。限于人力,来稿恕不退还。论文一经发表,即赠样书两本,并略致薄酬。
稿件编排格式请参照《中国语文》。主要体例提示如下:
1
.章节层次编号,可以用
1
、
2
,
1.1
、
1.2
,
2 .例句编号,用 (1) 、 (2) 、 (3) 。例句版式,首行空 2 格,回行齐汉字;必要时接排,中间用竖线隔开。例句出处在圆括号内标明,包括书名、卷回名或卷回数等,文末附有引书目录时可以注明页数;书名与卷回页码之间以逗号隔开,书名号可省略。
3 .国际音标是否加方括号视需要而定,调值用数字形式标在音标右上角,如“ [ lou 35 ]” 。
4 .附注置于篇末,通篇一序。谢启置于首页下,并于篇题之后标星号参照。
5 .征引形式为 “ 曹广顺 (1995)” ;引述原文时,兼附页码,如 “ 王力 (1980:21)” ,或加在引文后面 “( 王力: 21)” 。
6 .征引文献一律附在文末 “ 参考文献 ” 下,先中文,后日文、英文,按音序排列。
《历史语言学研究》编辑部
中国语文 2009 年第 1 期 (封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