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24(124) |
解读日本禁室型民间故事的“耻意识” |
黄兰帆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程梦稷 |
2024 |
T2024(125) |
安德列耶夫文学作品与鲁迅创作的比较 |
孙瑾瑜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王风 |
2024 |
T2024(126) |
网络流行语陌生化研究 |
王琦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陈保亚 |
2024 |
T2024(127) |
乔吉散曲中的妆饰描写研究 |
乔琳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简 |
2024 |
T2024(128) |
西游妖怪故事的生命树 |
奚丽君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程梦稷 |
2024 |
T2024(129) |
浅析“规则怪谈”文本的发展脉络 |
卢司骏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24 |
D2024(01) |
唐代文人拟乐府诗研究 |
闫翥骐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钱志熙 |
2024 |
D2024(02) |
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儒学观与中西文化观(1894-1924)——从康有为、章太炎到“五四”一代 |
董亚惠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孔庆东 |
2024 |
D2024(03) |
朝鲜王朝宫廷文人对中国明代文学思想的接受 |
朴性日 |
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陈跃红 |
2024 |
D2024(04) |
喉部状态及其多维影响———以平塘(牙舟)苗语为例 |
何治春 |
博士 |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24 |
D2024(05) |
现代汉语语篇中的名词句 |
王一涵 |
博士 |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董秀芳 |
2024 |
D2024(06) |
认知和类型学视角下汉语复合词的词法模式研究 |
尹会霞 |
博士 |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董秀芳 |
2024 |
D2024(07) |
基于神经网络语言模型的现代汉语语言学知识探测 |
王佳骏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詹卫东 |
2024 |
D2024(08) |
上古汉语动词与双宾构式的互动研究 |
杨加玉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胡敕瑞 |
2024 |
D2024(09) |
基础语言换位下印尼棉兰市华语语音变异研究 |
阿吴迪 |
博士 |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24 |
D2024(10) |
现代汉语光杆名词研究 |
孙珺 |
博士 |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董秀芳 |
2024 |
D2024(11) |
上古汉语形容词意动用法研究 |
万笛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刘子瑜 |
2024 |
D2024(12) |
上古汉语“以”的句法语义研究 |
王莹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胡敕瑞 |
2024 |
D2024(13) |
潮汕方言运动事件相关动词及介词的多功能性研究 |
张沐舒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项梦冰 |
2024 |
D2024(14) |
中晚唐诗体发展视野中张籍诗研究 ——以张王乐府和张贾五律为中心 |
许佩铃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葛晓音 |
202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