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2024(15) |
先秦诸子组织与著述关系研究 |
岳灵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常森 |
2024 |
D2024(16) |
从“讲故事”到“写世界”——论网络文学“世界观设定”的三种面向 |
黄馨怡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李杨 |
2024 |
D2024(17) |
话语复刻:吴越王钱镠之民间性叙事研究 |
俞明雅 |
博士 |
中国语言文学(中国民间文学) |
陈泳超 |
2024 |
D2024(18) |
西方后人类主义视阈下的具身化主体与文艺观 |
蔡婧怡 |
博士 |
文艺学 |
王丽丽 |
2024 |
D2024(19) |
河南濮阳话的声调研究 |
胡会娟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王韫佳 |
2024 |
D2024(20) |
从语言理论到计算建模:语言普遍性视角下的汉语语义表示 |
李文曦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24 |
D2024(21) |
事件结构视角下的上古汉语体貌类型研究 |
赵昕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胡敕瑞 |
2024 |
D2024(22) |
格系统类型学研究 |
志村法穗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24 |
D2024(23) |
杜诗史事新释 |
卢多果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钱志熙 |
2024 |
D2024(24) |
汉代实用书写与书艺研究 ——以简帛墨书为中心 |
周磊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常森 |
2024 |
D2024(25) |
“批评”的脉动——鲁迅杂文写作研究 |
丁程辉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高远东 |
2024 |
D2024(26) |
新诗如何革命?—— 左翼革命诗歌的兴起与展开(1924-1935) |
苏晗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姜涛 |
2024 |
D2024(27) |
“我”/“他”之间:1970年代以降台湾文学中的“日本” |
王睿妍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计璧瑞 |
2024 |
D2024(28) |
《中国网络文学中的“怪恐”(uncanny)问题研究》 |
项蕾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邵燕君 |
2024 |
D2024(29) |
“人的文学”与“人民文学”:由“胡风事件”看中国“当代文学”的内在困境 |
邢玉丹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张旭东 |
2024 |
D2024(30) |
劳动阶层的迁变与新主体的生成 ——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中的“城乡流动”书写 |
马晓炎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晓明 |
2024 |
D2024(31) |
阿拉伯语母语者汉语兼语句式习得研究 |
马俊杰 |
博士 |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汪锋 |
2024 |
D2024(32) |
现代汉语新闻语篇的语言特点研究——以《新闻联播》稿为例 |
李承熹 |
博士 |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董秀芳 |
2024 |
D2024(33) |
汉语评价性形态的历时演变研究 |
贺文翰 |
博士 |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董秀芳 |
2024 |
D2024(34) |
抚广片赣语研究:音韵和词汇的视角 |
陈诺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项梦冰 |
202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