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2023(17) |
《集韵》声系暨《说文》谐声考订 |
梁瑞焓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胡敕瑞 |
2023 |
M2023(18) |
再说“来着” |
罗乙童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范晓蕾 |
2023 |
M2023(19) |
现代汉语副词“白”的意义和用法新探 |
王启星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周韧 |
2023 |
M2023(20) |
鮑照、顏延之賦作的語音技巧研究 |
王司琦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23 |
M2023(21) |
“取得”義概念場詞彙研究 ——以“取”“獲”“得”和“偷”“盜”“竊”爲例 |
邹瑾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宋亚云 |
2023 |
M2023(22) |
金湖方言入声研究 |
曹艺舰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王韫佳 |
2023 |
M2023(23) |
现代汉语“X的是Y”构式的叙实性研究 |
罗舒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袁毓林 |
2023 |
M2023(24) |
言语行为视角的汉语讽刺语料库构建研究 |
邱晓枫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詹卫东 |
2023 |
M2023(25) |
现代汉语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的语义机制 |
朱家碧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23 |
M2023(26) |
马来西亚华语多功能补语“回”的语义分析 |
林淼湘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23 |
M2023(27) |
从《玄怪录》《续玄怪录》看唐人文言小说的取材、传播与情节衍变 |
赖倩婷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王丽萍 |
2023 |
M2023(28) |
中国古代类书视阈下的宋元饮馔记述 ——以《事林广记》为核心 |
秦雨菲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李更 |
2023 |
M2023(29) |
明清时期诸葛亮集的编刻与传播 |
杨壮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吴国武 |
2023 |
M2023(30) |
禹鼎銘文匯釋及相關問題綜合研究 |
王悦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李宗焜06160269 |
2023 |
M2023(31) |
劳权劳格兄弟校勘学研究 |
席云帆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顾歆艺 |
2023 |
M2023(32) |
18世纪清代书籍传入与朝鲜《诗经》学 |
金正奎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吴国武 |
2023 |
M2023(33) |
山水诗兴起前自然书写的探索 |
顾思鉴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钱志熙 |
2023 |
M2023(34) |
盛唐“兴象” 与中古文人五言诗形象表现艺术之演进 |
阚可心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杜晓勤 |
2023 |
M2023(35) |
陈廷焯前期词学批评术语研究 |
佘福玲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张剑 |
2023 |
M2023(36) |
<史记>称引孔子言行研究 |
卜天泓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常森 |
202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