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24(081) |
粤方言古入声的今读 |
黄选平 |
学士 |
汉语言 |
陈宝贤 |
2024 |
B2024(082) |
写本时代的《周易》文本与知识接受——以隋唐类书引《易》为中心 |
朱旭东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顾永新 |
2024 |
B2024(083) |
晚唐以來與[?]、[?]韻母相關的三種類型的韻母演變史研究 |
赵天宇 |
学士 |
汉语言 |
张渭毅 |
2024 |
B2024(084) |
《青海土族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》 |
周敏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王娟 |
2024 |
B2024(085) |
艰难生成的自我与焦虑不安的时代 ——试论《白鹿原》中的田小娥 |
丰瑞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晓明 |
2024 |
B2024(086) |
反叛与回归——《百年孤独》中的母女关系研究 |
刘瑾颐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秦立彦 |
2024 |
B2024(087) |
明清戏曲选本中的《玉簪记》研究 |
傅垲媛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简 |
2024 |
B2024(088) |
引导条件句的“除非”和“只有”异同分析 |
孙钰淇 |
学士 |
汉语言 |
周韧 |
2024 |
B2024(089) |
“N上”与“N下”的语义对立与语义中和 |
陈佳豪 |
学士 |
应用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24 |
B2024(090) |
将来时态下汉语夺取类双及物结构的合法性 |
钱龙 |
学士 |
汉语言 |
陈保亚 |
2024 |
B2024(091) |
网络科幻的新形态:“科幻”与“网文”的进一步结合——以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为例 |
董劲松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丛治辰 |
2024 |
B2024(092) |
上古漢語否定性無定代詞“莫”的句法語義研究 |
禹航 |
学士 |
汉语言 |
雷瑭洵 |
2024 |
B2024(093) |
基频和起始塞音VOT对普通话母语者感知日语助词“か”和“が”的作用 |
李思娴 |
学士 |
汉语言 |
王韫佳 |
2024 |
B2024(094) |
《秘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》探析 |
刘佳然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李更 |
2024 |
B2024(095) |
普通话的“V得C”“能VC”和“能V得C” |
张汝佳 |
学士 |
汉语言 |
范晓蕾 |
2024 |
B2024(096) |
余华小说中“看”与“被看”的模式研究 |
杨伊涵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丛治辰 |
2024 |
B2024(097) |
剧本杀的原则与三要素:DM、玩家与作者 |
覃江琳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24 |
B2024(098) |
窗间分身、镜像“她者”与记忆容器——从《偶然与想象》到滨口龙介电影 |
王诗情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戴锦华 |
2024 |
B2024(099) |
福州话核心词变异研究 |
陈凯迪 |
学士 |
汉语言 |
李子鹤 |
2024 |
B2024(100) |
以《小蘑菇》为例分析广播剧改编的个人中心特性 |
谢曼舒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2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