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M2001(11) |
延安时期的革命书写与性别表述——丁玲 40 年前后的创作 |
肖樱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韩毓海 |
2001 |
020/M2001(28) |
朱淑真研究 |
马克和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程郁缀 |
2001 |
020/M2001(41) |
客赣方言若干音类的演变——兼论客赣方言的异同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|
熊燕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李小凡 |
2001 |
020/M2001(09) |
从小说《二月》到电影《早春二月》 |
胡轶群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韩毓海 |
2001 |
020/M2001(24) |
论北宋时期的交流之诗与诗之交流——以欧阳修、苏轼为代表的文人集团的交游及诗歌创作 |
邹颖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张鸣 |
2001 |
020/M2001(37) |
应山方言的变异研究 |
汪锋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01 |
020/M2001(06) |
“文学场”的文化政治——布迪厄的文化理论研究 |
张翔 |
硕士 |
文艺学 |
杨铸 |
2001 |
020/M2001(21) |
谢朓与永明诗风 |
徐欣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钱志熙 |
2001 |
020/M2001(01) |
庾子山写作艺术论 |
邓国华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程郁缀 |
2001 |
020/D2001(39) |
日本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类型的影响 |
猿渡静子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2001 |
020/D2001(07) |
汉字在日本的文化意义研究 |
刘元满 |
文学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严绍璗 |
2001 |
020/D2001(05) |
《战国策》动词研究 |
金树祥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锡良 |
2001 |
020/D2001(01) |
传记文学本体论 |
赵白生 |
文学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乐黛云 |
2001 |
020/D2001(23) |
清代女诗人研究 |
郭蓁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周先慎 |
2001 |
020/D2001(13) |
《左传》介词研究 |
赵大明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锡良 |
2001 |
020/D2000(10) |
西汉政事文章研究 |
廉萍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费振刚 |
2001 |
020/D2001(34) |
在中美之间——对赛珍珠小说的形象学解读 |
顾钧 |
文学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孟华 |
2001 |
020/D2001(30) |
普通话句子重音的语调体现 |
权英实 |
文学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沈炯 |
2001 |
020/D2000(07) |
从小说《林海雪原》到“革命样板戏”《智取威虎山》——对当代一个文学现象的个案考察 |
姚丹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钱理群 |
2001 |
020/D2001(24) |
《淮南子》研究 |
马庆洲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费振刚 |
200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