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D2000(05) |
想象与演绎—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 |
路文彬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2000 |
020/D2000(06) |
新文学的建立与现代书面语的产生 |
王枫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平原 |
2000 |
020/D2000(07) |
从小说《林海雪原》到“革命样板戏”《智取威虎山》——对当代一个文学现象的个案考察 |
姚丹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钱理群 |
2000 |
020/D2000(08) |
《吕氏春秋》研究 |
蔡艳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褚斌杰 |
2000 |
020/D2000(10) |
西汉政事文章研究 |
廉萍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费振刚 |
2000 |
020/D2000(12) |
明代文言传奇小说研究 |
王冉冉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周先慎 |
2000 |
020/D2000(13) |
方言接触与北京话入声字的历史层次 |
高晓虹 |
文学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徐通锵 |
2000 |
020/D2000(17) |
《聊斋志异》与日韩志怪传奇小说女性问题研究 |
李京美 |
文学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严绍璗 |
2000 |
020/M2000(39) |
汉代方音研究 |
赵彤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张双棣 |
2000 |
020/M2000(30) |
《太公书》与《六韬》 |
张大超 |
文学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李零 |
2000 |
020/M2000(36) |
补语位置上“(上/下)来/去”用法的不平行性研究 |
神谷博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袁毓林 |
2000 |
020/M2000(27) |
洪迈《夷坚志》研究 |
陈巧媚 |
文学硕士 |
古典文献 |
吴鸥 |
2000 |
020/M2001(44) |
述补式中的补语“下来”、“下去” |
汪树香 |
文学硕士 |
现代汉语 |
项梦冰 |
2000 |
020/M2001(41) |
客赣方言若干音类的演变——兼论客赣方言的异同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|
熊燕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李小凡 |
2000 |
020/M2001(37) |
应山方言的变异研究 |
汪锋 |
文学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00 |
020/M2000(32) |
“VP 的 3 ”结构独立指代现象的考察 |
刘津 |
文学硕士 |
现代汉语 |
沈阳 |
2000 |
020/M2000(37) |
《尔雅•释诂》同义词研究 |
姜仁涛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张联荣 |
2000 |
020/M2000(28) |
焦循《孟子正义》曲护赵注问题辨析 |
李畅然 |
文学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董洪利 |
2000 |
020/M2000(34) |
关于“( Y )是 X 的”格式 |
黄祖铭 |
文学硕士 |
现代汉语 |
马真 |
2000 |
020/M2001(45) |
西汉诗文韵部的数理统计分析 |
邓琳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耿振生 |
200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