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4/M1999(01) |
“着”的语法意义及使用研究 |
蔡云凌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李晓琪 |
1999 |
044/M1999(02) |
留学生“把”字句习得过程考察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|
高小平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戴桂芙 |
1999 |
044/M1999(03) |
韩国学生“还、再、又、也”的习得情况考察与分析 |
徐文娟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赵燕皎,李晓琪 |
1999 |
044/M1999(04) |
试论汉字教学对词汇教学的促进作用 |
杨桦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李大遂 |
1999 |
044/M1999(05) |
三部韩国大学汉语教材教学语法对比分析 |
梁秀敬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王若江,杨德峰 |
1999 |
044/M1999(06) |
汉语“能”类助动词与韩语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语法功能对比分析 |
卢京姬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王若江,杨德峰 |
1999 |
044/M1999(07) |
日本学生汉语“比”字句偏误分析 |
石原正代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张起旺,王顺洪 |
1999 |
044/M1999(08) |
韩国学生习得汉语数量补语偏误分析 |
尹贤姬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郭振华 |
1999 |
044/M1999(09) |
汉语乌尔都语动词“时”“体”对比研究 |
米尔·扎法乌拉·汗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王顺洪 |
1999 |
020/D1999(13) |
《诗》的崇高与汩没:两汉《诗经》学研究 |
常森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褚斌杰 |
1999 |
020/D1999(19) |
《四书章句集注》研究 |
顾歆艺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金开诚 |
1999 |
020/D1999(09) |
“京味”:从文学到文化 |
慎锡赞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谢冕 |
1999 |
020/D1999(01) |
京津相声考 |
大野香织 |
文学博士 |
比较文学 |
严绍璗 |
1999 |
020/D1999(02) |
汉韩韵律成分的对比 |
宋呟宣 |
文学博士 |
比较文学 |
林焘 |
1999 |
020/D1999(26) |
《孙子兵法》谓词句法和语义研究 |
易福成 |
文学博士 |
汉语史 |
郭锡良 |
1999 |
020/D1999(03) |
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 |
李今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严家炎 |
1999 |
020/D1999(04) |
汉语结构特征和汉语研究独特的发展道路--中西语言学史的比较研究 |
李娟 |
文学博士 |
语言学 |
徐通锵 |
1999 |
020/D1999(05) |
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|
郭锐 |
文学博士 |
现代汉语 |
陆俭明 |
1999 |
020/D1999(06) |
审美的转换--80年代以来,从文学到电影 |
刘明银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1999 |
020/D1999(07) |
当代中国先锋诗歌研究(八十至九十年代) |
周亚琴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洪子诚 |
199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