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D1998(17) |
汉语的节奏单位与语法结构 |
沈小喜 |
文学博士 |
现代汉语 |
林焘 |
1998 |
020/M1997(025) |
施事受事和补语同现时两种句式的考察 |
杨玉玲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侯学超 |
1997 |
020/M1997(017) |
《三言》的女性观与叙述特点 |
朴明真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夏晓虹 |
1997 |
020/M1997(031) |
从《翻译老乞大.朴通事》左侧音看近代汉语入声 |
朱星一 |
硕士 |
汉语史 |
唐作藩 |
1997 |
020/M1997(026) |
汉语与韩国语的塞音.塞擦音对比研究 |
高美淑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王理嘉 |
1997 |
044/97[02] |
现代汉语变句式初探 |
李禾范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杨贺松 |
1997 |
020/97[001] |
简论王朝闻文艺美学理论 |
窦克瑾 |
硕士 |
文艺理论 |
黄书雄 |
1997 |
020/M1997(013) |
九十年代中国散文创作研究 |
张洁 |
硕士 |
当代文学 |
张颐武 |
1997 |
020/M1997(027) |
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构成和构成成分意义的发展 |
李明熙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符淮青 |
1997 |
020/M1997(010) |
熊佛西的"戏剧大众化实验" |
王少燕 |
硕士 |
现代文学 |
钱理群 |
1997 |
W/S9704 |
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论争——“卢卡契与布莱希特”论战述评 |
杨少波 |
硕士 |
文艺理论 |
董学文 |
1997 |
020/M1997(032) |
汉语"吃喝"类词群的历史演变 |
崔宰荣 |
硕士 |
汉语史 |
张联荣 |
1997 |
020/M1997(003) |
试论评书的幽默 |
杨强 |
硕士 |
民间文学 |
汪景寿 |
1997 |
020/M1997(004) |
勇于转折复句的连词 |
杨澈淑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陆俭明 |
1997 |
044/97[01] |
"还","再","又","也"的分析与比较 |
田俊杰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李晓琪,郭振华 |
1997 |
020/M1997(015) |
论白居易的独善哲学---"闲适精神"初探 |
檀作文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孙静 |
1997 |
020/M1997(034) |
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中的末世论问题 |
林国华 |
硕士 |
比较文学 |
乐黛云 |
1997 |
020/M1997(008) |
意识流小说与印象派绘画 |
杨秋荣 |
硕士 |
文艺理论 |
李思孝,黄书雄 |
1997 |
020/97[020] |
试论新年习俗中的鼠的观念 |
彭牧 |
硕士 |
民间文学 |
汪景寿 |
1997 |
020/M1997(005) |
西方小说现实性的嬗变与延展 |
曾雅云 |
硕士 |
文艺理论 |
陈德礼 |
199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