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M1991(13) |
章组字的历史演变---附论现代方言与古音研究的关系 |
李娟 |
硕士 |
语言学 |
徐通锵 |
1991 |
020/M1991(14) |
对形容词有选择性的句法结构 |
张芸芸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马真 |
1991 |
020/M1991(29) |
副词的修饰域与语义指向 |
渡边丽玲 |
硕士 |
现代汉语 |
陆俭明 |
1991 |
020/M1991(16) |
《集韵》异读研究 |
张渭毅 |
硕士 |
汉语史 |
唐作藩 |
1991 |
020/M1991(17) |
《说文通训定声》丰,升,临三部假借字研究 |
单峻峰 |
硕士 |
汉语史 |
何九盈 |
1991 |
020/M1991(28) |
中西诗学中的言意关系范畴互识 |
陈跃红 |
硕士 |
比较文学 |
乐黛云 |
1991 |
020/M1991(20) |
《敦煌变文集》和《祖堂集》的词缀研究 |
冯淑仪 |
硕士 |
汉语史 |
郭锡良 |
1991 |
020/M1991(30) |
古文字的分化和合并 |
陈永丰 |
硕士 |
古文字学 |
裘锡圭 |
1991 |
020/M1991(24) |
“赋到沧桑句便工”——论孙犁新时期的散文创作 |
郎伟 |
硕士 |
现代文学 |
佘树森 |
1991 |
020/M1991(25) |
滞重的脚步——论农村题材小说对农民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不平衡关系的表现 |
张喜田 |
硕士 |
现当代文学 |
赵祖谟 |
1991 |
020/M1991(32) |
论《吕氏春秋》的编纂者及结构体系 |
吕艺 |
硕士 |
古典文献 |
金开诚 |
1991 |
020/D1991(03) |
齐梁诗歌研究 |
阎采平 |
文学博士 |
古代文学 |
袁行霈 |
1991 |
020/D1991(05) |
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 |
沈培 |
文学博士 |
古典文献 |
裘锡圭 |
1991 |
020/D1991(10) |
论《吕氏春秋》的编纂者及结构体系 |
吕艺 |
文学博士 |
古典文献 |
金开诚 |
1991 |
020/D1991(06) |
初唐诗风研究 |
徐尚定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袁行霈 |
1991 |
020/D1991(09) |
继承与超越:“五四”启蒙主义传统与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 |
韩毓海 |
博士 |
现代文学 |
谢冕 |
1991 |
020/D1991(10) |
论《吕氏春秋》的编纂者及结构体系 |
吕艺 |
博士 |
古典文献 |
金开诚 |
1991 |
020/M1990(02) |
汉语"自己"的指代功能和管辖约束理论 |
叶文曦 |
硕士 |
语言学 |
叶蜚声 |
1990 |
020/M1990(01) |
《古诗十九首》思想探源 |
郭京春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吕乃岩 |
1990 |
020/M1990(03) |
说"着(ZHE)" |
费春元 |
硕士 |
语言学 |
徐通锵 |
199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