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M1985(06) |
汉语空间方位的语用考察 |
李平 |
硕士 |
语言学 |
岑骐祥,石安石 |
1986 |
020/M1986(21) |
《孔子家语》研究 |
吴仁华 |
硕士 |
古典文献 |
周祖谟 |
1986 |
020/M1986(19) |
说甲骨金文中用为祈求意义的" "字----兼谈与" "字相关的其他问题 |
冀小军 |
硕士 |
古文字学 |
裘锡圭 |
1986 |
020/M1986(15) |
《昭明文选》联绵词语义研究 |
王若江 |
硕士 |
汉语史 |
何九盈 |
1986 |
020/M1986(20) |
刘勰论文学的本质和特征 |
卢永璘 |
硕士 |
文学批评史 |
张少康 |
1986 |
WS8501 |
贞元、元和诗歌复古思潮新探 |
高玉崑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倪其心 |
1985 |
|
视角问题与五四小说的现代化 |
佚名 |
硕士 |
|
|
1985 |
020/85[04] |
《字母切韵要法》再辨 |
耿振生 |
硕士 |
汉语史 |
唐作藩 |
1985 |
W/S8502 |
五四小说理论和科学精神 |
陈卫平 |
硕士 |
现当代文学 |
严家炎 |
1985 |
020/M1984(25) |
论“社会剖析小说” |
王友琴 |
硕士 |
现当代文学 |
严家炎 |
1984 |
020/M1984(18) |
历史与未来的精神产儿---论新时期青年文体学 |
李书磊 |
硕士 |
现当代文学 |
张钟 |
1984 |
020/M1984(29) |
试论中国新诗的绘画美 |
江锡铨 |
硕士 |
文艺理论 |
严家炎 |
1984 |
020/M1984(19) |
高晓声论 |
钟友循 |
硕士 |
现当代文学 |
张钟 |
1984 |
020/M1984(23) |
论印度那伽故事对中国龙王龙女故事的影响 |
阎云翔 |
硕士 |
文学 |
段宝林 |
1984 |
020/M1984(28) |
诚斋体与理学 |
张鸣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赵齐平 |
1984 |
020/M1984(14) |
论汉赋 |
章必功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褚斌杰 |
1984 |
H/S8280 |
清涧方言 |
刘勋宁 |
|
|
|
1982 |
020/82[06] |
普通话二合元音感知中的时间因素---关于复合元音感知方式的一些初步探讨 |
贺宁基 |
硕士 |
语音学 |
林焘 |
1982 |
020/82[01] |
略论初盛唐诗的发展 |
葛晓音 |
硕士 |
古典文献 |
陈贻焮 |
1982 |
020/M1982(02) |
试论南朝诗歌及其影响 |
张明非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陈贻欣 |
198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