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/S8205 |
关于现代汉语方位词的性质——兼论方位词在汉语词类系统中的地位和方位词的范围 |
任瑚琏 |
硕士 |
语言学 |
岑麒祥,叶蜚声,石安石 |
1982 |
|
北京话语流中的声韵调时长 |
冯隆 |
硕士 |
语言学 |
林焘 |
1982 |
020/82[03] |
清涧方言 |
刘勋宁 |
硕士 |
汉语言学 |
王福堂 |
1982 |
020/82[06] |
普通话二合元音感知中的时间因素---关于复合元音感知方式的一些初步探讨 |
贺宁基 |
硕士 |
语音学 |
林焘 |
1982 |
020/82[01] |
略论初盛唐诗的发展 |
葛晓音 |
硕士 |
古典文献 |
陈贻焮 |
1982 |
020/M1982(02) |
试论南朝诗歌及其影响 |
张明非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陈贻欣 |
1982 |
W/S8203 |
文学与反映论 |
郭建模 |
硕士 |
文艺理论 |
杨晦,吕德申 |
1982 |
020/M1981(17) |
句法组合中的两类结构关系 |
任瑚琏 |
硕士 |
汉语言学 |
|
1981 |
020/M1965(01) |
评王夫之的诗歌理论 |
郁源 |
硕士 |
文学 |
杨晦 |
1965 |
020/M1965(01) |
评王夫之的诗歌理论 |
郁源 |
硕士 |
文艺学 |
杨晦 |
1965 |
|
《左传》“于\於”字句分析 |
叶友文 |
|
|
|
|
|
论魏晋赋 |
|
|
|
|
1984? |
|
宋代经学概论 |
冯宝志 |
|
|
|
|
|
福州方言的语音结构及其地域性变异 |
陈泽平 |
硕士 |
汉语 |
王福堂 |
|
|
我国山水传说的美学探讨——试论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与山水传说的关系 |
刘亚虎 |
硕士 |
民间文学 |
段宝林 |
|
|
明清之间中国史学思潮的变迁 |
葛兆光 |
硕士 |
|
|
1981-9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