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2022(57) |
民间故事中的“死亡”与“复活”研究 |
彭一沁 |
硕士 |
中国语言文学(中国民间文学) |
王娟 |
2022 |
T2022(001) |
论张爱玲“苍凉”审美的风格嬗变——《金锁记》和《怨女》的比较分析 |
宋月玥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时胜勋 |
2022 |
T2022(002) |
世界之外,历史之中——浅析《暗算》中“特别单位701”的形象与意涵 |
虞致远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丛治辰 |
2022 |
T2022(003) |
宋元话本小说情节模式研究 |
黄鑫媛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鹏飞 |
2022 |
T2022(004) |
“前”空间 语义和歧解类型的简要考察 |
向红静 |
学年 |
应用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22 |
T2022(005) |
苦涩的回视——沙汀《淘金记》再解读 |
刘腾龙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国华 |
2022 |
T2022(006) |
四川南溪(汪家)方言音系研究 |
周天 |
学年 |
汉语言 |
项梦冰 |
2022 |
T2022(007) |
具有讽刺功能的反语批评句语调研究 |
李雨轩 |
学年 |
汉语言 |
吴西愉 |
2022 |
T2022(008) |
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精怪叙事——以湖北宜昌长阳地区的精怪故事为例 |
盛雪薇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陈连山 |
2022 |
T2022(009) |
走出家门:女性主义视角下的《天香》研究 |
宋喆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贺桂梅 |
2022 |
T2022(010) |
《绀珠集》所录仙传来源考论 |
杜怡然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李更 |
2022 |
T2022(011) |
耦合的电竞神话:虚拟"功绩社会”的形构与裂隙——以新型电竞叙事话语为例 |
何岩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22 |
T2022(012) |
文体中介与历史抵达——以卞之琳1940年代的译序写作为中心 |
章旻辰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姜涛 |
2022 |
T2022(013) |
神圣性的边界:浅探盘古形象的流变 |
曾靖涵 |
学年 |
民间文学 |
陈连山 |
2022 |
T2022(014) |
视角、权力与真实——元代“公案剧”及其创作心理初探 |
任书漫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简 |
2022 |
T2022(015) |
名词作状语的相关问题讨论 |
梁耕源 |
学年 |
汉语言 |
胡敕瑞 |
2022 |
T2022(016) |
早期五经博士制度浅论 |
张兴飞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顾永新 |
2022 |
T2022(017) |
“无处安放”的女性:试论《创业史》中的女性书写 |
吴纪阳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贺桂梅 |
2022 |
T2022(018) |
“素琴瑶轸调新韵”:北宋琴词管窥 |
靳文萱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张剑 |
2022 |
T2022(019) |
郭象《庄子注》对《庄子》“圣人”形象内涵的改造 |
曹悦 |
学年 |
古代文学 |
程苏东 |
202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