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2022(11) |
乾嘉時期的《周易集解》研究 |
陳俊諭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漆永祥 |
2022 |
D2022(12) |
《聊齋誌異》早期版本異文匯校與研究 |
张祐睿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潘建国 |
2022 |
D2022(13) |
文史相生——先秦子书故事研究 |
陈彬彬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李零 |
2022 |
D2022(14) |
诸子之学术史书写研究 |
陈朗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常森 |
2022 |
D2022(15) |
语辞、故事和历史记忆:刘汉政权的合法性研究 |
尉雯琪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于迎春 |
2022 |
D2022(16) |
王充《论衡》研究 |
郑易林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袁行霈 |
2022 |
D2022(17) |
越界的“话语实践者”:唐娜·哈拉维理论研究 |
王雨童 |
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戴锦华 |
2022 |
D2022(18) |
危机思想的两副面孔:论阿多诺和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批判与艺术话语 |
朱兆斌 |
博士 |
文艺学 |
金永兵 |
2022 |
D2022(19) |
上古汉语代词指称研究——以“之、是、此、斯”为中心 |
曹亚北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胡敕瑞 |
2022 |
D2022(20) |
汉语方言单音实语素汇纂与考源 |
刘翔宇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22 |
D2022(21) |
鄂渝陕交界地区方言研究 |
王平夷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项梦冰 |
2022 |
D2022(22) |
汉语真实性语气副词语义研究 |
郑洁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22 |
D2022(23) |
清初考据学研究 |
周昕晖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漆永祥 |
2022 |
D2022(24) |
唐代玄、肃之际的政治与文学研究 |
黄鸿秋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葛晓音 |
2022 |
D2022(25) |
言有序——春秋战国的言说观念与实践 |
夏宇阳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于迎春 |
2022 |
D2022(26) |
大数据时代的粉丝文化与“饭圈”共同体 |
江怡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张颐武 |
2022 |
D2022(27) |
南洋记忆与跨界书写 ——归来者眼中的异域、殖民及战争 |
萧雯佳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平原 |
2022 |
D2022(28) |
刘震云小说女性观研究 |
周怡彤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张颐武 |
2022 |
D2022(29) |
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姿势类动词研究 |
高银美 |
博士 |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董秀芳 |
2022 |
D2022(30) |
中国古典小说峇峇文译本研究 |
赖静婷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潘建国 |
202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