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现代中文学刊》投稿邮箱

周二, 11/30/2021 - 10:09 | 浏览量:283

本站提供消息仅供参考,请读者来系图核对最新纸本刊后谨慎投稿。

转载自:http://www.zhwx.ecnu.edu.cn/9a/3a/c28454a301626/page.htm,2021-11-30

一、《现代中文学刊》现状介绍

《现代中文学刊》创办于2009年8月,系原《中文自学指导》改刊而成。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,陈子善教授担任执行主编,罗岗、倪文尖等系骨干教师担任编委,吴晓东、贺桂梅、樊善标、黄宗仪等海内外学人担任通讯编委。徐中玉、钱谷融两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学人担任顾问,李欧梵、胡志德、千野拓政、张旭东等海外学者和温儒敏、王晓明、陈思和、陈平原等国内著名学者组成本刊学术委员会。

学刊以弘扬人文精神、提倡学术创新、促进学术繁荣为宗旨,侧重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的研究,常设有“访谈”、“专辑”、“批评”、“书评”、“译文”、“史料”、“回应”诸栏目。创刊以来,学刊已陆续推出“纪念‘五四’九十周年”、“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”、“施蛰存与中国现代主义”、“左翼文学研究”、“中国现代文学史料”等专辑,以及首次披露张爱玲重要佚文《炎樱衣谱》、巴金小说遗稿《春梦》等珍贵史料。

创办近一年来,在各界的支持下,学刊影响力与日俱增,所刊发的多篇文章激发学界反响,《用中国的方式研究中国,用西方的方式研究西方》(作者甘阳)等引发进一步的讨论。此外,《社会主义的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——两个“三十年”与“革命之后”时代的文学》(作者蔡翔)、《1920年代“新”、“旧”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——以文学杂志“通信”与“谈话会”栏目为例》(作者陈建华)等多篇文章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,目前转载率排名同类期刊前列。披露的关于张爱玲、巴金等重要史料被《东方早报》、《新京报》等重要报刊报道、转载,引起了较为强烈反响,扩大了学刊的社会影响。

经过近六期的发展,目前的学刊,和同类学术刊物相比,呈现学术性较强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两大特点,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。

二、发展目标和规划:

发展目标:

在目前基础上不断提高,力争把“史料”栏目办成新闻出版总署、教育部等领导部门肯定的知名栏目。

具体规划:

学刊将在成立一周年之际隆重召开学术会议,邀请《新华文摘》、人大复印资料、《文学评论》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《当代作家评论》《文艺争鸣》等刊物主编莅临指教,加强交流,学习成熟经验,提升办刊水平。

在重点栏目上,学刊将进一步加强。专辑方面,将陆续推出“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”“近代文学研究”“文学上海”“鲁迅重读”等专辑;史料方面,将陆续推出关于“九叶派”、丰子恺、陈梦家等重要史料。

三、投稿方式:

《现代中文学刊》侧重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研究,设有特稿、访谈、演讲、专辑、批评、学术随笔、书评、译文、史料、回应等栏目,欢迎海内外同仁惠稿。注意事项如下:

(一)论文一般不超过两万字,书评和回应文字不超过一万字为宜(以上均含注释)。译文和史料字数不受限制。内容提要不超过三百字,关键词限三至七个,并附论文题目英译文。引用、注释务请核对无误。注释采用尾注,以1、2、3等标注,注码须标于标点符号之后,务请严格依照以下格式:

1、洪子诚:《中国当代文学史》,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9年,第10页。

2、(期刊,1949之前)胡适:《为新生活运动进一解》,《独立评论》1934年4月8日第95号

3、(期刊,1949之后)张旭东:《“五四”与中国现代性文化的激进诠释学》,《现代中文学刊》2009年第1期。

福柯:《规训与惩罚》,刘北成、杨远婴译,北京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3年,第1页。

4、Theodor W. Adorno,“The Idea of Natural History”,Tom Huhn,ed.,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Adorno,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,2004,p.103.

(二)惠稿一式两份,电子稿以Word 格式发至:xdzwxk@vip.163.com;打印稿寄:200062,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座1608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社。

(三)三个月未接采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。学刊编辑部有权删改采用稿,不同意者请特别注明。请勿一稿多投。

(四)惠稿时请在标题下注明作者名和所在单位,并附电话和通讯地址。一经刊用,即赠样刊二册,并致薄酬。

四、微信公众号:现代中文学刊(xdzwx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