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文献数据库
"祕籍琳琅--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古文獻資源庫",是在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善本古籍、普通古籍,以及金石拓片、輿圖、契約等特藏文獻的基礎上進行相关的數字化加工而建設起來。
学苑汲古——高校古文献资源库,目前含24个参见馆。2006年6月,4個參建館提交古籍元數據量達202,449條,書影和全文圖像數量達5467幅,電子書1萬餘冊。
包含以下子库:
1.中国基本古籍库:收录先秦至民国历代经典名著及各学科基本文献1万种,选用宋、元、明、清及民国各级善本12000个。总计全文17亿字,影像1千万页,数据总量320G。
2.中国俗文库初集
收录唐宋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底层流行文献,即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俗文学作品与俗文字史料,诸如善书、宝卷、小说、戏曲、鼓书、弹词、歌谣、俗谚等。
3.历代别集库——明前编、清前期编:历代别集库明前编收录周秦至金元历代诗文集、词曲集共2000种;历代别集库清前期编收录清乾嘉以前诗文集、词曲集共2000种。
4.中国谱牒库第二集——明清科举录:收录明科举录420余种,清人朱卷8000余件。
5.中国方志库:收录历代省通志及府州县厅志4000种
先秦至民国历代汉文古籍,特色古籍采录海外所藏中国古籍,尤以日本、韩国数量最多
包含以下子库:
1.四部丛刊,四部丛刊09增补版 :张元济先生汇集多种中国古籍经典而纂成的一部大丛书,“专选宋、元、明旧刊(间及清本必取其精刻)及精校名抄稿本”。
2.《十通》 :唐代杜佑撰《通典》,宋代郑樵撰《通志》、元代马端临撰《文献通考》、清高宗敕撰《续通典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续文献通考》、《清朝通典》、《清朝通志》、《清朝文献通考》和近代刘锦藻撰《清朝续文献通考》。
3.大明实录: 《大明实录》系明代历朝官修之编年体史料长编。自明太祖至明熹宗共十五朝十三部二千九百零九卷,其中建文朝附入《太祖实录》,景泰朝附入《英宗实录》。
4.大明会典: 《大明会典》是明代官修之记载典章制度的政书。始纂于弘治十年(1497)三月,经正德参校后刊行,共一百八十卷。嘉靖时又经两次增补,至万历时复加修订,撰成重修本二百二十八卷。本互联网版全文数字化《大明会典》为万历重修本。
5.大清历朝实录: 以太祖高皇帝至德宗景皇帝十一朝《實錄》爲主體,附录《宣統政紀》和《滿洲實錄》。共计4503卷,127971页。
6.大清五部会典: 清代五部《会典》,分别修于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光绪朝,俱为清、汉文单行本。
7.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:现存的千余种的金石志书中,辑录出一万五千余篇石刻文献,并附有历代金石学家撰写的考释文字,总计1150万字。所有碑文按朝代排序,从秦砖汉瓦到碑文墓志,上下两千年,内容涵盖中国古代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民族、宗教、文学、科技、民俗、教育、地理等各个方面,堪称大型中国古代史料文献汇编。
8.韩使燕行录全文检索系统:采用韩国成均馆大学收藏的《燕行录》,含380种燕行书籍。《燕行录》体裁有日记、诗歌、杂录、记事等,作者包括朝鲜派往中国的正、副使、书状官,以及使节团中一般的随员。 记载了路途、使行人员、贡品和沿路所见的风景,对于中国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风俗都有详略各异的记述。
“中华石刻数据库”是专业的石刻资源数据库,以专题库的形式整合了各时期、地区、类型的石刻文献。目前已上线“宋代墓志铭数据库”、“三晋石刻大全数据库”、“汉魏六朝碑刻数据库”、“唐代墓志铭数据库”四个专题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