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22(094) |
《明文海》墓文部分诸问题考论 |
张宏钊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许红霞 |
2022 |
B2022(095) |
解构与重构:《死幻》与“剧本杀”的升级革新 |
满运玖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22 |
B2022(096) |
陈雪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——以《摩天大楼》《无父之城》和《亲爱的共犯》为例 |
赵婧涵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计璧瑞 |
2022 |
B2022(097) |
文献学视角下伊藤东涯与戴震学术旨趣之异同 |
张一夫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林嵩 |
2022 |
B2022(098) |
西南官话区母语者普通话发音偏误研究 |
阮文洁 |
学士 |
应用语言学 |
吴西愉 |
2022 |
B2022(099) |
元杂剧中的女鬼形象研究 |
宋雅妮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张剑 |
2022 |
B2022(100) |
“国故和科学的精神”:“新文化人”的学术活动(1917-1923) |
王睿临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王风 |
2022 |
B2022(101) |
《韩非子》中“矣”的语法功能及语义探析 |
郑好 |
学士 |
汉语言 |
邵永海 |
2022 |
B2022(102) |
记录与讲述:一段心灵史的体察——卞之琳1938-1940年的战时写作(以小说、小故事为主) |
谭永琦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姜涛 |
2022 |
B2022(103) |
黄崇嘏故事与徐渭《女状元辞凰得凤》对此的改编 |
陈婷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王娟 |
2022 |
B2022(104) |
黄暐及其《蓬轩类纪》研究 |
闫泽宇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刘勇强 |
2022 |
B2022(105) |
感性、他者与集体——阅读路翎写作的方法一种 |
孙沛青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22 |
B2022(106) |
交互主观性理论下“好”和“可”的比较研究 |
徐萌 |
学士 |
汉语言 |
周韧 |
2022 |
B2022(107) |
穿裙子的男性——伊恩·麦克尤恩早期小说中的男性变装问题 |
杨特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秦立彦 |
2022 |
B2022(108) |
甘耀明《邦查女孩》的自然书写研究 |
成怡然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计璧瑞 |
2022 |
B2022(109) |
“无翼的人”:《焦虑时代》与40年代奥登诗学转向 |
楼雨欣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秦立彦 |
2022 |
B2022(110) |
清末民初京味小说中不定量词使用研究 |
万玲琍 |
学士 |
汉语言 |
李娟 |
2022 |
B2022(111) |
频率对“状-动-宾”结构层次切分的影响 ——基于眼动实验 |
常修辞 |
学士 |
汉语言 |
陈保亚 |
2022 |
B2022(112) |
世纪末的回望:1977-1999年间 《青春之歌》的接受状况研究 |
柯子衿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丛治辰 |
2022 |
B2022(113) |
基于频谱分析的二胡音色评价研究 |
叶轶群 |
学士 |
汉语言 |
吴西愉 |
202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