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2020(29) |
三十年代新文学的“复旧”(1927-1937) |
付丹宁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平原 |
2020 |
D2020(30) |
当代性的话语场 ——1980 年代以来 “传统文化”想象的建构 |
陈子丰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晓明 |
2020 |
D2020(31) |
“生活”在上海:1950至1980年代上海城市文学与文化 |
叶青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张旭东 |
2020 |
D2020(32) |
殖民语境中的“阶级”与“民族”问题 ——日据台湾的左翼思想与文学观念(1920-1937) |
赵路平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计璧瑞 |
2020 |
D2020(33) |
《西游记》:多重文本的历史考察与空间叙事研究 |
李宝蓝 |
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戴锦华 |
2020 |
D2020(34) |
泰国林姑娘传说与信仰研究 |
蔡佩春 |
博士 |
中国民间文学 |
陈泳超 |
2020 |
D2020(35) |
明清“山海经图”研究——以《万宝全书》“诸夷门”为中心 |
程梦稷 |
博士 |
中国民间文学 |
陈泳超;王娟 |
2020 |
D2020(36) |
耿村民间故事文本的层累生产研究——以1987—1991年耿村民间故事普查原始稿为中心 |
李敬儒 |
博士 |
中国民间文学 |
陈泳超 |
2020 |
D2020(37) |
六朝佛教譬喻研究 |
李巍 |
博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20 |
D2020(38) |
扬雄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|
张跃月 |
博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20 |
D2020(39) |
汉语方言的单字调:类型、感知与系统 |
吴南开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20 |
D2020(40) |
先秦汉语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|
雷瑭洵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20 |
D2020(41) |
《<宋史·艺文志>考异》 |
徐志超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安平秋 |
2020 |
D2020(42) |
清代经学研究中的诠释与建构:以清儒对郑玄及其礼说的理解为焦点 |
朱明数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漆永祥 |
2020 |
D2020(43) |
初盛唐别业诗研究 |
張詩敏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葛晓音 |
2020 |
D2020(44) |
晚宋边事视域下的士人生活与文学写作研究 |
程海伦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张鸣 |
2020 |
D2020(45) |
《文选》日藏古钞本研究 |
高薇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傅刚 |
2020 |
D2020(46) |
《聊斋志异》清代评论研究 |
孙大海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刘勇强 |
2020 |
D2020(47) |
中古咏史诗研究 |
王帅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葛晓音 |
2020 |
D2020(48) |
文教与风雅:明中期苏州文人笔记研究 |
吴晗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潘建国 |
202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