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19(35) |
钟山(两安)平话音系研究 |
廖香玉 |
学士 |
汉语言学 |
赵彤 |
2019 |
B2019(36) |
《笑傲江湖》里“侠”文化范型与现代寓言——试论金庸武侠书写 |
莫莉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秦立彦 |
2019 |
B2019(37) |
对藏文版《尸语故事》的来源和独特性的探究 |
德典白姆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连山 |
2019 |
B2019(38) |
“灵气复苏”:再造新世界 |
符恒卓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19 |
B2019(39) |
论《列女传》女性叙事及其女性观——兼与《左传》之比较 |
赵婉廷 |
学士 |
古代文学 |
程苏东 |
2019 |
B2019(40) |
网文时代下悬疑灵异小说的“前世今生” |
孙云飞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19 |
B2019(41) |
创伤记忆和家国悲歌——《大地的海》和《生死场》中民族国家话语方式的对比分析 |
鄢予晨 |
学士 |
文学 |
姜涛 |
2019 |
B2019(42) |
试论陈映真世纪末历史救赎小说的延续与新变 |
周凯悦 |
学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计璧瑞 |
2019 |
B2019(43) |
新文学运动的前史:胡适自我叙述的演进 |
王芷晨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王风 |
2019 |
B2019(44) |
从偶像粉圈文化看当代女性欲望的建构性与主体性 |
陈宋蕙倩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戴锦华 |
2019 |
B2019(45) |
歙县(徐村)方言对英语元音习得的迁移作用 |
徐嘉琪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字 |
王韫佳 |
2019 |
B2019(46) |
因势而昌与背势而亡——抗战思潮中的战国策派兴亡研究 |
刘静怡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陆胤 |
2019 |
B2019(47) |
试论陆游“侠”情结的形成与消解——以陆游“侠事诗”为中心 |
蒙彦伊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简 |
2019 |
B2019(48) |
论城市文化在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呈现——以王安忆《长恨歌》与池莉《生活秀》为例 |
邓诗彦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9 |
B2019(49) |
城市经济形态的早期小说书写——以笛福《摩尔·弗兰德斯》、《罗克珊娜》为中心 |
韦楚祎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秦立彦 |
2019 |
B2019(50) |
日本语的辅音声学研究 |
向雯琪 |
学士 |
汉语言 |
吴西愉 |
2019 |
B2019(51) |
有限视角与全知全能一一分析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所采用的双重叙述视角及其意义 |
彭秋雨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秦立彦 |
2019 |
B2019(52) |
《儒林外史》侠士气质人物形象探析 |
林玲 |
学士 |
文学 |
刘勇强 |
2019 |
B2019(53) |
乌托邦:回避还是超越——试论马尔库塞的审美解放思想 |
覃芬芬 |
学士 |
文学 |
王丽丽 |
2019 |
B2019(54) |
坠落的星辰:以《奥辛的漫游》为中心试论布莱克对早年叶芝的影响 |
张菁洲 |
学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秦立彦 |
201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