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19(14) |
科举行卷与中唐、宋初古文运动的不同轨迹 |
林立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张剑 |
2019 |
T2019(15) |
从“彻底”/“”不彻底“看张爱玲的写作与人生——以40年代的作品为中心 |
廖秀芳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王风 |
2019 |
T2019(118) |
超越时空的深情“回望”——论《台北人》的时间书写、历史书写及文化书写 |
周嘉雯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计璧瑞 |
2019 |
T2019(16) |
葛亮小说宿命书写中的女性形象 |
唐文清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9 |
T2019(17) |
《城堡》再解读 |
黄岭贝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9 |
T2019(18) |
热烈与悲凉——浅析白薇的诗剧《琳丽》对女性言说与主体重建的探索 |
孙子绚 |
学年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贺桂梅 |
2019 |
T2019(19) |
上古汉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 |
李泓霖 |
学年 |
汉语言学 |
邵永海 |
2019 |
T2019(21) |
基于鉴定字体系的汉语、印尼语部分核心词分布比较 |
吕一 |
学年 |
汉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19 |
T2019(22) |
从《复仇》的改写看汪曾祺40年代“短篇小说”观念的形成 |
肖钰可 |
学年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姜涛 |
2019 |
T2019(23) |
个体幻梦、地方空间与时代陷落:毕赣影片的主体自觉性与异质性——以《路边野餐》和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为例 |
徐博诣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戴锦华 |
2019 |
T2019(24) |
从《孟子》所见农业叙述看其农业思想 |
刘瑶 |
学年 |
古典文献 |
顾歆艺 |
2019 |
T2019(25) |
宋本《说文解字》业考 |
王悦 |
学年 |
古典文献 |
李宗焜 |
2019 |
T2019(26) |
新世纪“青春文学”的“老去” |
吕思婷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9 |
T2019(27) |
普通话阳平和变调上声后轻声音节的对比——以重叠式双音节词为例 |
韩昱 |
学年 |
汉语言学 |
王韫佳 |
2019 |
T2019(28) |
DT系统的语调处理方案刍议 |
高一鸣 |
学年 |
汉语言学 |
林幼菁 |
2019 |
T2019(29) |
神经网络中文分词方法的改进实验 |
韩庆宏 |
学年 |
应用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19 |
T2019(30) |
天上嶙峋月沉水——略论李贺山水田园诗的空间意识及其对鲍照的接受 |
王佳琪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鹏飞 |
2019 |
T2019(31) |
宿命与抵抗——《西夏旅馆》主题再探 |
廖荷映 |
学年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计璧瑞 |
2019 |
T2019(32) |
试析黄庭坚诗歌创作和诗学主张的转变 |
位东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柳春蕊 |
2019 |
T2019(33) |
妖族”零零后“——网络文学中的”狐狸精“”孙悟空“与新”宠物“ |
蔡翔宇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1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