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19(34) |
时代巾帼: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女性拯救者形象研究 |
周琬琳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鹏飞 |
2019 |
T2019(35) |
江南《龙族》少年男主角“路明非”形象考察 |
陈虎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19 |
T2019(36) |
《遍地枭雄》的空间隐喻研究 |
阳隽仪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9 |
T2019(37) |
论”十七年“时期天津工人的写作运动 |
林渭钧 |
学年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蒋洪生 |
2019 |
T2019(38) |
释“生”“长” |
唐琪 |
学年 |
汉语言学 |
孙玉文 |
2019 |
T2019(39) |
何为”真实“——《血色黄昏》版本比较研究 |
李佳琦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9 |
T2019(40) |
南北朝五言诗叠字研究 |
钱婧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杜晓勤 |
2019 |
T2019(41) |
时代的镜子——论30-50年代徐訏的文艺思想 |
肖梦舟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国华 |
2019 |
T2019(47) |
《三体》中“他者”形象研究 |
张文静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9 |
T2019(42) |
中国盐业女神信仰初探 |
吴星潼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王娟 |
2019 |
T2019(48) |
东北二人转《李翠莲盘道》初探 |
史俊瑞 |
学年 |
民间文学 |
黄卉 |
2019 |
T2019(43) |
初探明代南北官话的词汇差异——对比《金瓶梅》及“三言”“二拍“、《型世言》 |
朱家碧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19 |
T2019(44) |
90年代以来工业题材小说叙事分析研究 |
董春含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9 |
T2019(46) |
《天水围的日与夜》:许鞍华多型客途的写实突破点 |
曹姗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戴锦华 |
2019 |
T2019(49) |
“危机想象”下的亲密关系召唤——以“女性向”网文为研究对象 |
郑林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19 |
T2019(50) |
郑渊洁、童话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——由郑渊洁《皮皮鲁和罐头小人》看新时期童话创作及话语表达 |
张灵凤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9 |
T2019(51) |
《左传》中的农业活动及其影响 |
王豪坤 |
学年 |
古典文献 |
刘瑛 |
2019 |
T2019(52) |
巨人形象的现代想象——浅析《进击的巨人》中的巨人形象 |
冯超强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王娟 |
2019 |
T2019(53) |
在“出走”与“固守”之间——试论萧红的空间叙事 |
胡海洋 |
学年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姜涛 |
2019 |
T2019(54) |
《西游记》与《聊斋志异》女妖形象对比研究 |
胡晨曦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鹏飞 |
201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