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19(95) |
苏轼对《汉书》的批评和接受 |
席云帆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杨海峥 |
2019 |
T2019(96) |
张爱玲《传奇》中的城市空间意向分析 |
刘畅 |
学年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贺桂梅 |
2019 |
T2019(97) |
唐代“玉台体”诗歌研究 |
吴岱霖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杜晓勤 |
2019 |
T2019(98) |
寻找与重构——浅谈《小鲍庄》中的回望式文化诉求 |
黄训节 |
学年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贺桂梅 |
2019 |
T2019(99) |
《史记》引《诗》研究 |
刘顺枫 |
学年 |
古代文学 |
常森 |
2019 |
T2019(100) |
叶尔姆斯列夫理论中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|
蔡坤铭 |
学年 |
汉语言学 |
李娟 |
2019 |
T2019(101) |
当代流行奇幻小说中的基督教与文学性——以《纳尼亚传奇》为中心 |
张灏洋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张沛 |
2019 |
T2019(102) |
基于多维度特征的汉语文本难度分级研究 |
邱晓枫 |
学年 |
应用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19 |
T2019(103) |
基于知识库语义标注的工具论元考察 |
祁晶 |
学年 |
应用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19 |
T2019(105) |
从社会学现象学的视角看“宗教共同体”如何形成——奥古斯丁的《忏悔录》与A.舒茨的《社会生活的意义构成》对读 |
陈牧川 |
学年 |
文艺学 |
王丽丽 |
2019 |
T2019(104) |
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机器辅助标注和分析初探:基于平行句法树 |
虞梦夏 |
学年 |
应用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19 |
T2019(111) |
论欧词的叙事性——以欧阳修对前代诗歌的接受为中心 |
陈彦霏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简 |
2019 |
T2019(106) |
河南泌阳方言的“叫”字句及其变异 |
黄雨倩 |
学年 |
汉语言 |
陈保亚 |
2019 |
T2019(107) |
《山海经》中蛇类怪物研究 |
朱屹林 |
学年 |
中文 |
陈连山 |
2019 |
T2019(108) |
从《古事比》谈类书门类设置及其按语的历史文化价值——以女性相关诸类目为例 |
赖倩婷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李更 |
2019 |
T2019(109) |
中国特稿对美国“新新闻主义”的呈现与偏离 |
杨静仪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9 |
T2019(110) |
中古船禅二母关系研究综述 |
李欣然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赵彤 |
2019 |
T2019(112) |
王安忆上海写作中的时空叙事 |
蒋姗 |
学年 |
|
贺桂梅 |
2019 |
T2019(113) |
浅析现代汉语词汇的“韩流”现象 |
金孝津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万艺玲 |
2019 |
T2019(114) |
《西厢记》中崔莺莺的形象研究——与《莺莺传》做比较 |
金秀彬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1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