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18(34) |
《诗经》对曹植诗歌创作的影响 |
马说 |
学士 |
文学 |
常森 |
2018 |
B2018(35) |
多样的视线:现代小说中的风景呈现——以郁达夫和废名为个案 |
毛士奇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张辉 |
2018 |
B2018(36) |
丁玲前期小说中的乡村风景书写(1927-1936) |
孙慈姗 |
学士 |
现代文学 |
吴晓东 |
2018 |
B2018(37) |
试析《醒世姻缘传》因果报应框架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|
张丰楚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鹏飞 |
2018 |
B2018(38) |
马尔克斯小说中的权力人物研究——从《百年孤独》中的上校说起 |
李若白 |
学士 |
文学类 |
秦立彦 |
2018 |
B2018(39) |
析论吕祖谦《春秋》学中的复仇观 |
李子卓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吴国武 |
2018 |
B2018(40) |
现代汉语动量短语研究 |
郭伊阳 |
学士 |
现代汉语 |
郭锐 |
2018 |
B2018(41) |
“秩序”的动摇——浅谈“女性向”网络文学中的“年下”标签 |
陈婕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18 |
B2018(42) |
《小额》“X说”类话语标记语研究——以“要说”“单说”“再说”为例 |
曹汶静 |
学士 |
汉语言 |
李娟 |
2018 |
B2018(43) |
“沉静的大地”与“风景的申辩”:从沈从文川行土改时期作品谈起 |
黄馨怡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8 |
B2018(44) |
元明状“丑”散曲对比及成因分析 |
白玲 |
学士 |
民间文学 |
黄卉 |
2018 |
B2018(45) |
庾信诗赋用典研究 |
张亿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漆永祥 |
2018 |
B2018(46) |
从小说到话剧、影视——《红旗谱》的媒介改编与时代主题 |
潘靓慧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8 |
B2018(47) |
赣方言丰城话否定词研究 |
陈芳荣 |
学士 |
汉语言 |
郭锐 |
2018 |
B2018(48) |
宿松方言单字调的声学研究 |
孙慧 |
学士 |
汉语言 |
王韫佳 |
2018 |
B2018(49) |
论疑母例外字自《中原音韵》至现代北京音的演变 |
杨小又 |
学士 |
汉语言 |
张渭毅 |
2018 |
B2018(50) |
爱在“想入非非”时:以“江南/今何在”为例的真人同人创作 |
刘心怡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18 |
B2018(51) |
试析《牡丹亭》人物中汤显祖的兴寄 |
刘丁宁 |
学士 |
文学 |
李简 |
2018 |
B2018(52) |
中国古代帝王诞生之梦兆分析 |
王晓晓 |
学士 |
文学 |
王娟 |
2018 |
B2018(53) |
“李娟”形象的呈现与生产——从文学生产机制的角度梳理李娟的出现 |
李奇蔚 |
学士 |
当代文学 |
李杨 |
201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