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18(126) |
许渊冲“三美论”视角下的《红楼梦》诗词英译比较研究 |
李宜幸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康士林 |
2018 |
B2018(127) |
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论霍克斯英译《红楼梦》中林黛玉形象的再创造 |
萧歆怡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康士林 |
2018 |
B2018(128) |
杜甫五言古诗体调的形成与发展 |
张家昱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杜晓勤 |
2018 |
B2018(129) |
新加坡华人的去中国化和再中国化 |
黄敬凯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康士林 |
2018 |
B2018(130) |
《镜花缘》与《再生缘》人物“性别错位”对比 |
陈怡蒨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18 |
B2018(131) |
论明薛论道边塞散曲 |
颜嘉慧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18 |
B2018(132) |
马来西亚话语否定词的功能及“没有”的演化路径 |
黄秋怡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郭锐 |
2018 |
B2018(133) |
白先勇的唯美主义审美 |
池凯欣 |
学士 |
中国语言文学 |
蒋郎朗 |
2018 |
B2018(134) |
《红楼梦》与《帕阿派玛尼》男主角之比较 |
王俊莎 |
学士 |
中国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18 |
B2018(135) |
《柳宗元政论散文在文学上的艺术手法及价值意义——以贬谪后的作品为主》 |
丰志成 |
学士 |
中国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18 |
B2018(136) |
泰国捡骨葬仪式习俗与文化研究 |
黄爱珠 |
学士 |
中国语言文学 |
王娟 |
2018 |
B2018(137) |
泰国普吉地方“普渡”民俗的演变研究 |
林仙月 |
学士 |
中国民间文学 |
陈泳超 |
2018 |
B2018(138) |
《诗经》对韩国朝鲜时期文学的影响 |
罗静恩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18 |
B2018(139) |
语篇词汇衔接与新闻文稿分析 |
袁旖嫔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朱彦 |
2018 |
B2018(140) |
“聊斋”题材电影改编研究 |
森龙 |
学士 |
|
秦立彦 |
2018 |
B2018(141) |
网络文学女性意识的突破及其被主流化——以《后宫·甄嬛传》《步步惊心》《何以笙箫默》为例 |
杨可丽欧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18 |
B2018(142) |
国外商标及商品名称研究 |
文荣恩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朱彦 |
2018 |
B2018(143) |
白居易与牛李党争 |
金昭延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杜晓勤 |
2018 |
B2018(144) |
《儒林外史》女性视角研究 |
朴茶愿 |
学士 |
中国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18 |
B2018(145) |
浅谈离魂型人鬼恋爱故事《金凤钗记》 |
崔宁真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1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