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18(18) |
杜审言近体诗创作的诗史意义——兼论其对杜甫的影响 |
赵莹钰 |
学年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杜晓勤 |
2018 |
T2018(19) |
解放前后曹禺创作心态变化研究——以”开明本“修改为中心 |
董慧慧 |
学年 |
中国现代文学 |
王风 |
2018 |
T2018(20) |
北京话助动词”要“和”得“的词义及发展——基于相关语料的研究 |
张晗 |
学年 |
汉语言 |
郭锐 |
2018 |
T2018(21) |
四灵诗流传考 |
罗倩 |
学年 |
古典文献 |
许红霞 |
2018 |
T2018(22) |
高中议论文与大学辩论中的比喻使用对比研究 |
舒心 |
学年 |
汉语言 |
李娟 |
2018 |
T2018(23) |
重庆话重叠式变调的声学分析 |
李林倩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王韫佳 |
2018 |
T2018(24) |
蔚县东半县方言语音特征浅析——河北省蔚县桃花镇云村方言记音报告 |
李思睿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陈保亚 |
2018 |
T2018(25) |
卢挚散曲地域研究 |
刘秋君 |
学年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黄卉 |
2018 |
T2018(26) |
碧岩录微探 |
唐妮娜 |
学年 |
古典文献 |
王岚 |
2018 |
T2018(28) |
玉山倾倒巫山云——”失节烈女“与明清小说的灵肉书写 |
马露戈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鹏飞 |
2018 |
T2018(27) |
《石仓十二代诗选·宋诗选》与清代宋诗选本关系考 |
张帆 |
学年 |
古典文献 |
许红霞 |
2018 |
T2018(29) |
寻找生活的形式——论王安忆创作对”真实“的探求 |
王刘琴 |
学年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贺桂梅 |
2018 |
T2018(30) |
从《雪晴》集看沈从文四十年代的思想与创作处境 |
张钰涵 |
学年 |
中国当代文学 |
贺桂梅 |
2018 |
T2018(31) |
拜伦与东方主义想象——以歌德《浮士德》为例 |
唐冬冬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沛 |
2018 |
T2018(32) |
洪水兄妹婚神话中的怪胎母题略论 |
邹泓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陈连山 |
2018 |
T2018(33) |
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挽歌拟作——基于《文选》”挽歌“类的讨论 |
杨思思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傅刚 |
2018 |
T2018(34) |
兰溪方言的连读变调 |
叶唯简 |
学年 |
汉语语言学 |
陈宝贤 |
2018 |
T2018(35) |
基于L2-L1平行语料的汉语中介语语义角色标注 |
林子 |
学年 |
应用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18 |
T2018(36) |
”娱乐“有理——试析”游戏主播文“的”爽“感机制及产生原因 |
雷宁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18 |
T2018(37) |
中古精清二母读如/t/、/th/的方言现象及其来源探考 |
廖香玉 |
学年 |
汉语语音史 |
张渭毅 |
201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