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2018(11) |
韩国近代转型时期文学观研究——以李海朝、申采浩、李光洙、白大鎭为中心 |
李相沃 |
文学硕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18 |
M2018(12) |
论黄庭坚文论与书论的內在统一性 |
潘治衡 |
文学硕士 |
文艺学 |
柳春蕊 |
2018 |
M2018(13) |
洱海地区白语名量词的指称功能研究 |
程珊珊 |
文学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汪锋 |
2018 |
M2018(14) |
基于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的汉语阅读障碍研究 |
方一君 |
文学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8 |
M2018(15) |
普通话学龄儿童语音意识和拼音知识的发展 |
林悠然 |
文学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林幼菁 |
2018 |
M2018(16) |
语篇中的连词与语用预设 |
孙珺 |
文学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叶文曦 |
2018 |
M2018(17) |
基于眼动的言语工作记忆对视觉注意分配的影响研究 |
王煜婕 |
文学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,吴西愉 |
2018 |
M2018(18) |
代格拉佤语的松紧音研究 |
魏久乔 |
文学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汪锋 |
2018 |
M2018(19) |
木玉羌语的汉语借词研究 |
董瑶 |
文学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18 |
M2018(20) |
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“路径”表达——以“越”类复合词为例 |
邓双军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万艺玲 |
2018 |
M2018(21) |
心理空间理论下唐诗典故的认知投射 |
樊佳燕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朱彦 |
2018 |
M2018(22) |
古文字同形字同源字例考——以同源詞的判定爲切入 |
李举创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18 |
M2018(23) |
北京话给予义双及物结构初探 |
刘倩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18 |
M2018(24) |
《史记》“何”的非疑问用法研究 |
刘伟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18 |
M2018(25) |
北京话人辰辙押韵感知的实验研究 |
王璐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王韫佳 |
2018 |
M2018(26) |
基于音系学背景的汉语押韵现象探究 |
王志浩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邵永海 |
2018 |
M2018(27) |
《史记》(下)几组维度形容词的句法和语义 |
魏胜昆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宋亚云 |
2018 |
M2018(28) |
“V了O了”结构中“了1”隐现问题初探 |
夏雪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詹卫东 |
2018 |
M2018(29) |
山东北部方言指示词的功能扩张 |
咸慧洁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18 |
M2018(30) |
与异读相关的若干同形字研究 |
向筱路 |
文学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1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