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17(77) |
马季相声作品中的“歌颂”与“讽刺” |
王奕文 |
学士 |
|
王娟 |
2017 |
B2017(78) |
论《石点头》的“散-聚”结构及道德书写的过渡特征 |
朱建强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刘勇强 |
2017 |
B2017(79) |
论刘震云“话语”小说中如何言说“话语”与“存在”之关系 |
胜慧聪 |
学士 |
|
陈晓明 |
2017 |
B2017(80) |
人名类型对阅读的影响初探——基于工作记忆理论的定量研究 |
王晓玉 |
学士 |
汉语言学 |
吴西愉 |
2017 |
B2017(81) |
从赖和创作看日据时期台湾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 |
王睿妍 |
学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蒋朗朗 |
2017 |
B2017(82) |
论陈映真小说中的死亡书写 |
胡玉洁 |
学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蒋朗朗 |
2017 |
B2017(83) |
《聊斋志异》中的梦境写作 |
王培洁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鹏飞 |
2017 |
B2017(84) |
明清小说中的江西术士研究 |
石筝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刘勇强 |
2017 |
B2017(85) |
江湖宿命,武林归途——谈中国武侠电影的前景 |
刘雅雯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7 |
B2017(86) |
上古汉语“所字结构”与“者字结构”之比较 |
杨加玉 |
学士 |
汉语言 |
胡敕瑞 |
2017 |
B2017(87) |
结构主义的视角:民间宗教语义网中的罗教 |
秦川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王娟 |
2017 |
B2017(88) |
这岛上众声喧哗 |
张郁晖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鹏飞 |
2017 |
B2017(89) |
异托邦思想的文学解读 |
王浥尘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金永兵 |
2017 |
B2017(90) |
”层级型”民间故事的形态结构分析——以“黄粱梦”故事类型为例 |
陈昭玉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连山 |
2017 |
B2017(91) |
关平形象研究——从宋元戏曲小说到现代三国影视游戏 |
余柏耀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简 |
2017 |
B2017(92) |
明清女子的怀才不遇——以吴藻为例 |
唐敏琪 |
学士 |
古典文献 |
李简 |
2017 |
B2017(93) |
顾城后期诗歌的私语化现象探究 |
何静宜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臧棣 |
2017 |
B2017(94) |
汉语语义构词知识表示及相似度计算 |
康司辰 |
学士 |
应用语言学 |
詹卫东,刘扬 |
2017 |
B2017(96) |
荒野寻根:从加里·斯奈德的《禅定荒野》看美国自然文学特异性 |
张作鸾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17 |
B2017(95) |
《八、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的旅美题材小说——以查建英、周励的作品为例》 |
刘周岩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戴锦华 |
201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