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2017(08) |
上古幽觉部开合口研究 |
丁姝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17 |
D2017(09) |
上古汉语动作结果动词研究 |
王先云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17 |
D2017(10) |
中晚唐七律辩体研究 |
罗桢婷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杜晓勤 |
2017 |
D2017(11) |
“计划”与“光荣”:共和国独生子女的话语、文学生产及其意义阐释 |
吴可 |
文学博士 |
文艺学 |
张旭东 |
2017 |
D2017(12) |
《汉书·地理志》所见雍州地理疏证 |
严明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李零 |
2017 |
D2017(13) |
启蒙的“未竟”事业——“70后”作家伦理困境透视 |
范芊婀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晓明 |
2017 |
D2017(14) |
民间技艺传承机制研究——以四川道明竹编为例 |
范雯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平原,王娟 |
2017 |
D2017(15) |
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(1872-1949) |
张志娟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平原 |
2017 |
D2017(16) |
南宋朱子后学文学思想研究 |
朴素铉 |
文学博士 |
文艺学 |
龚鹏程 |
2017 |
D2017(17) |
词汇类型学视角下汉语运动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——以三组运动动词为例 |
墙斯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胡敕瑞 |
2017 |
D2017(18) |
求“真”:明代中后期思想与文化的一种考察 |
都轶伦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廖可斌 |
2017 |
D2017(19) |
王懿荣生平交游与金石鉴藏研究——以国图藏未刊书札为考察中心 |
苏扬剑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刘玉才 |
2017 |
D2017(20) |
冯梦龙情教思想研究——以“三言”为中心 |
赵博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廖可斌 |
2017 |
D2017(21) |
《书》类文献的早期形态及《书经》成立之研究 |
赵培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刘玉才 |
2017 |
D2017(22) |
晚清京津地区戏曲改良活动研究(1902-1911) |
游富凱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夏晓虹 |
2017 |
D2017(23) |
明清小说人物设置与功能研究 |
林莹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刘勇强 |
2017 |
D2017(24) |
“家庭”与革命——以解放区文学为中心 |
黄锐杰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吴晓东 |
2017 |
D2017(25) |
追忆与建构——鲁迅“自叙”研究 |
邢程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高远东 |
2017 |
D2017(26) |
地域文化与文学之间的互动性——沦陷时期(1931-1945)东北作家研究 |
郑雪瑞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孔庆东 |
2017 |
D2017(27) |
新世纪文学中的小城想象 |
陈红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张颐武 |
201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