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15(60) |
大宋本與钜宋本《廣韻》先韻至戈韻八韻比較研究 |
马金花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张渭毅 |
2015 |
B2015(27) |
3D电影《智取威虎山》:当代语境中红色经典的改编 |
张哲茜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杨 |
2015 |
B2015(80) |
汉韩对应核心词汇语义比较 |
李舜颖 |
学士 |
语言学 |
叶文曦 |
2015 |
B2015(71) |
股票术语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|
王航 |
学士 |
语言学 |
袁毓林 |
2015 |
B2015(26) |
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化融合——中韩合拍电影问题分析及发展探究 |
刘一凡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杨 |
2015 |
B2015(5) |
苏辙《颍滨遗老传》研究 |
王萧依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张鸣 |
2015 |
B2015(75) |
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方言语音研究 |
程涵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项梦冰 |
2015 |
B2015(74) |
清末民初北京话进行体研究 |
赵卓越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15 |
B2015(25) |
渴望霸道:当代女性不安全感的文学成像——以《何以笙箫默》为例 |
韩思琪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邵燕君 |
2015 |
B2015(73) |
宿松方言程度表达研究 |
陈静雯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项梦冰 |
2015 |
B2015(57) |
清初藏書家交游初探——以錢曾、徐乾學為中心 |
陈乐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王岚 |
2015 |
B2015(43) |
草木飘零,离别之音——论“草竖琴”的象征意义 |
曹继晴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秦立彦 |
2015 |
B2015(72) |
关于近代明治时期以后日本汉语教材中“给”的考察 |
张梦甜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15 |
B2015(24) |
变化的逻辑:重读《女神》、《新华颂》,及以意逆志 |
刘家玮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韩毓海 |
2015 |
B2015(42) |
罅隙之间——七八十年代西非电影的家庭叙事研究 |
栗念跃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戴锦华 |
2015 |
B2015(23) |
失落的桃花源与爱情——论《江南三部曲》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诠释 |
孙瑀蔓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5 |
B2015(41) |
老纽约的隐秘欲望——谈马丁•斯科西斯电影《纯真时代》 |
丁文静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秦立彦 |
2015 |
B2015(4) |
唐代豪侠小说的文化视角解读 |
黄泓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15 |
B2015(38) |
一曲精致的末世挽歌——试论《红楼梦》中的空间美学 |
韩杨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王岳川 |
2015 |
B2015(51) |
取经之路——西游取经故事线路考 |
何冰冰 |
学士 |
古典文献 |
潘建国 |
201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