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2015(12) |
吴澄《礼记纂言》分编重构诠释方法研究 |
谢鹏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王丽萍 |
2015 |
M2015(11) |
赵与旹《宾退录》研究 |
杨祎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许红霞 |
2015 |
M2015(10) |
《诗经新义》相关问题研究 |
张洋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顾永新 |
2015 |
M2015(8) |
曾慥《类说》编纂及版本流传研究 |
关静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潘建国 |
2015 |
M2015(7) |
从《孔子诗论》看先秦儒家解《诗》方式的变迁 |
黄楚丹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常森 |
2015 |
M2015(6) |
北宋中期著名直臣赵抃及其诗歌研究 |
黄柯柯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张鸣 |
2015 |
M2015(5) |
论元明清杂剧中风、雨、雪的运用 |
江楠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李简 |
2015 |
M2015(4) |
立石颂秦德考论 |
李育明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于迎春 |
2015 |
M2015(3) |
曹植与皇权 |
李臻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李鹏飞 |
2015 |
M2015(2) |
《艺文类聚》乐府体收诗研究 |
青子文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钱志熙 |
2015 |
M2015(1) |
明清世情小说的女性空间叙事研究 |
张灵羚 |
硕士 |
古代文学 |
刘勇强 |
2015 |
M2015(36) |
还珠楼主小说中的仙侠世界与家国寓言 |
陈雪柠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孔庆东 |
2015 |
M2015(35) |
“文学”如何“革命”:三十年代周作人的“新文学”观 |
付丹宁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王风 |
2015 |
M2015(34) |
叶广芩与1990年代后的北京书写 |
李杭媛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贺桂梅 |
2015 |
M2015(33) |
张天翼小说与1930年代上海文学场域 |
李鹃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高远东 |
2015 |
M2015(32) |
中国古代梦书的梦兆象征和释梦逻辑 |
李昕桐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王娟 |
2015 |
M2015(31) |
龙舟竞渡中官方和民众关系研究 |
李星霈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连山 |
2015 |
M2015(30) |
论延安小说(1937-1947)的空间叙述——以医院、政府、家庭空间为例 |
刘凯健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孔庆东 |
2015 |
M2015(29) |
“情怀”“世俗意”“文青范儿”——“最文青网络作家”猫腻论 |
孟德才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邵燕君 |
2015 |
M2015(28) |
转折年代的台湾现代性——光复初期(1945-1949)台湾小说中的“现实”书写 |
欧阳月姣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计璧瑞 |
201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