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15(31) |
沈从文的浪漫:极致的美与爱——以《神巫之爱》与《月下小景》为例 |
冉晓宁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姜涛 |
2015 |
T2015(88) |
霍米•巴巴的本土世界主义观研究 |
杨璨瑜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金永兵 |
2015 |
T2015(52) |
青春幻想与人性书写——从《后会无期》与《无人区》谈中国公路电影的文化内涵 |
蔺芳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李杨 |
2015 |
T2015(53) |
论铁凝小说的窥视情结——再定义“窥视” |
刘雯昕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5 |
T2015(110) |
以现代流行歌曲为例对押韵规则的探讨 |
张夏妍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15 |
T2015(9) |
明月扁舟何处——宋代羁旅词舟船空间描写的抒情意义 |
袁苗苗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鸣 |
2015 |
T2015(97) |
清代猫谱类著作研究——以《猫乘》和《猫苑》为中心 |
刘隽敏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陈晓兰 |
2015 |
T2015(68) |
朱天文新电影时期电影文本的台湾经验建构 |
胡珉瑞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计璧瑞 |
2015 |
T2015(8) |
唐代非写实小说的时空设置与幻想世界 |
杨玉婷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15 |
T2015(7) |
试论苏轼及苏门文人的和陶《归去来兮辞》写作 |
白一平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鸣 |
2015 |
T2015(96) |
唐代敦煌地区粟特人商旅活动初探 |
韩易荣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李更 |
2015 |
T2015(80) |
“新神话主义”下的玄幻小说 |
熊晓旭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娟 |
2015 |
T2015(32) |
浅析沈从文小说中“老少组合”模式 |
李玫玫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孔庆东 |
2015 |
T2015(79) |
十二诗腔苗歌社会功能转变研究 |
吴泽赛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连山 |
2015 |
T2015(81) |
关于松桃蚌壳灯嬗变的民俗志研究 |
吴比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泳超 |
2015 |
T2015(87) |
季羡林中国东方学思想研究 |
马子茵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金永兵 |
2015 |
T2015(82) |
名人笑话古今差异析论——以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与诸葛亮笑话为例 |
唐丹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连山 |
2015 |
T2015(111) |
不同年龄段的汉语普通话元音共振峰特性研究 |
梁昌维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5 |
T2015(69) |
心灵救世的辩证法——论塔可夫斯基后期电影中的个人精神与人类命运的关系 |
王珺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戴锦华 |
2015 |
T2015(95) |
孟子“自求”之说及朱熹对“自求”之说的接受与发展 |
池骋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王丽萍 |
201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