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15(86) |
火焰里的精神-火神话中的原始思维 |
陈凯乐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娟 |
2015 |
T2015(35) |
老舍小说对西方文化的批评简论 |
王家芯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高远东 |
2015 |
D2015(49) |
“于无所希望中得救”——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重构 |
黄怒波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谢冕 |
2015 |
D2015(22) |
人类学视域中的“模仿”概念 |
兰善兴 |
博士 |
文艺学 |
杨铸 |
2015 |
D2015(21) |
后殖民文学身份话语研究 |
赵潞梅 |
博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15 |
D2015(41) |
汉语“了”和泰语“lε:w”的对比分析 |
谢安安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王洪君 |
2015 |
D2015(36) |
《国语》名动关系研究 |
万群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15 |
D2015(35) |
《六书故》音注研究 |
王铁军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耿振生 |
2015 |
D2015(42) |
近代汉语有标假设复句研究 |
郑周永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杨荣祥 |
2015 |
D2015(2) |
明代说唱及其与白话小说关系研究 |
曹琳 |
博士 |
古代文学 |
潘建国 |
2015 |
D2015(4) |
《庄子》人物考 |
冯坤 |
博士 |
古代文学 |
李零 |
2015 |
D2015(16) |
“新青年”的塑造与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——以“少年中国学会”为中心的考察 |
李培艳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温儒敏 |
2015 |
D2015(15) |
战时中国的新诗作者与现代主义(1937—1949) |
徐钺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平原 |
2015 |
D2015(43) |
“文明论”与佛教世界观——现代中国反“现代性”的思想与诗学个案 |
卢冶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李杨 |
2015 |
D2015(40) |
基于呼吸的汉韩韵律对比研究 |
吴韩娜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5 |
D2015(14) |
北京公园:现代性的空间投射(1860-1937) |
林峥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平原 |
2015 |
D2015(25) |
徽州方言音韵新探 |
池田健太郎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李小凡 |
2015 |
D2015(20) |
记忆与叙事——亚马留事件文艺文本与澳门叙事研究 |
叶归真 |
博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15 |
D2015(19) |
从六个维度考察金圣叹评点的“一副手眼” |
张珊 |
博士 |
文艺学 |
卢永璘 |
2015 |
D2015(39) |
汉语声学特征与生理特征关系研究 |
曹洪林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