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2015(38) |
昆曲的调音和发声研究 |
董理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5 |
D2015(34) |
上古歌月元三部及其他韵部的通转关系研究 |
齐晓燕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15 |
D2015(3) |
古代小说日常物象描写研究——以明中后期至清中期世情题材小说为中心 |
刘紫云 |
博士 |
古代文学 |
刘勇强 |
2015 |
D2015(6) |
游戏于斯文——宋诗写作中的游戏姿态及其诗学意义 |
姚华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张鸣 |
2015 |
D2015(44) |
现代汉语系词类动词的省略研究 |
李晓奇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沈阳 |
2015 |
D2015(18) |
荒野中的双刃剑——杰弗里·哈特曼文学批评理论中的“自我意识” |
邓韵娜 |
博士 |
文艺学 |
杨铸 |
2015 |
D2015(17) |
生态电影审美研究 |
王坤宇 |
博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15 |
D2015(45) |
普通话情感语音的发声研究 |
张锐锋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5 |
D2015(37) |
汉语工具格句法表现的历时研究 |
邵琛欣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15 |
D2015(33) |
苏北洪巢片江淮官话若干语法特征研究 |
唐浩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项梦冰 |
2015 |
D2015(32) |
现代汉语经历体标记“过”的意义和用法研究 |
郑仁贞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袁毓林 |
2015 |
D2015(31) |
清末民初北京话语气词研究 |
陈颖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15 |
D2015(30) |
汉语相异调形和相似调形声调的范畴感知研究 |
刘思维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王韫佳 |
2015 |
D2015(46) |
程度副词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及分类研究 |
奇唯美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沈阳 |
2015 |
D2015(29) |
谓词性成分前指示词语“这/那”的篇章直示用法研究 |
王婷婷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沈阳 |
2015 |
D2015(28) |
南北官话语法差异研究 |
翟赟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15 |
D2015(27) |
汉语主谓谓语句历史演变研究 |
曹志国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杨荣祥 |
2015 |
D2015(9) |
清代学政与地方文教——以书籍编刻为考察中心 |
黄政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漆永祥 |
2015 |
D2015(47) |
历代弥陀注疏及净土信仰接受研究 |
廖贯延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廖可斌 |
2015 |
D2015(48) |
敦煌汉文写本合卷考论 |
翁彪 |
博士 |
古典文献学 |
廖可斌 |
201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