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14(2) |
《四声猿》:故事新编与旧套改造 |
王静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简 |
2014 |
B2014(62) |
钱大昕与“疑年录”类著作 |
翟丹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许红霞 |
2014 |
B2014(61) |
辨析《酉阳杂俎》中出处有异的条目 |
潘庭玉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李鹏飞 |
2014 |
B2014(24) |
网络游戏文本之文学性——以《魔兽世界》和《剑网三》为例 |
潘旺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邵燕君 |
2014 |
B2014(87) |
“三国杀”游戏研究 |
宝诺娅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王娟 |
2014 |
B2014(1) |
论宋元至明话本小说中公共空间场景的变迁 |
张畅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14 |
B2014(23) |
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VS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》——青春叙事比较及文化分析 |
佘贤松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杨 |
2014 |
B2014(60) |
道教“三尸”研究 |
庞若愚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刘瑛 |
2014 |
B2014(86) |
从《古今风谣》看杨慎的民俗学意识 |
张建铭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王娟 |
2014 |
B2014(22) |
解码《神探夏洛克》的时代症候 |
杜楠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杨 |
2014 |
B2014(22) |
解码《神探夏洛克》的时代症候 |
杜楠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杨 |
2014 |
B2014(17) |
《宣室志》之类型研究 |
徐颖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14 |
B2014(54) |
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剧生产与传播中的参与式文化研究 |
张凌云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杨 |
2014 |
B2014(108) |
《孟子》赵岐注和《楚辞章句》王逸注的复音形容词研究 |
胡滢 |
学士 |
语言学 |
宋亚云 |
2014 |
B2014(84) |
李箱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现代性生成 |
宗帅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姜涛 |
2014 |
B2014(107) |
《红楼梦》基本颜色词研究 |
王淑琳 |
学士 |
语言学 |
杨荣祥 |
2014 |
B2014(52) |
“读者”与“玩家”——由“完整文本”和“溢出文本”讨论先锋文学与游戏文本的关系 |
孙旻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邵燕君 |
2014 |
B2014(53) |
论汉末魏晋五言诗中时间和空间的美学 |
闫翥骐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钱志熙 |
2014 |
B2014(51) |
中国城市形象片话语变迁研究 |
王柯月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杨 |
2014 |
B2014(51) |
中国城市形象片话语变迁研究 |
王柯月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杨 |
201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