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2014(50) |
金批《水浒传》美学研究 |
高海燕 |
硕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14 |
M2014(49) |
“学科之死”与底层之“声”——斯皮瓦克“阅读的寓言”构想 |
巩淑云 |
硕士 |
文艺学 |
蒋晖 |
2014 |
M2014(48) |
论杨慎诗书理论中的“艳” |
李璇 |
硕士 |
文艺学 |
杨铸 |
2014 |
M2014(47) |
双时代记——“当代中国”的叙事镜像 |
石磊 |
硕士 |
文艺学 |
蒋晖 |
2014 |
M2014(46) |
龚贤习画理论的理论研究 |
王丁 |
硕士 |
文艺学 |
龚鹏程 |
2014 |
M2014(45) |
从价值问题的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嬗变——来自八十年代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 |
王靖楠 |
硕士 |
文艺学 |
金永兵 |
2014 |
M2014(44) |
集体困境下的个体心灵疗救——论黑塞死亡美学 |
吴姗 |
硕士 |
文艺学 |
杨铸 |
2014 |
M2014(43) |
卢梭自传研究 |
杨晓雪 |
硕士 |
文艺学 |
王丽丽 |
2014 |
M2014(42) |
本体论视野中的歌词研究 |
许昊仁 |
硕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14 |
M2014(86) |
山西绛县方言双及物结构的研究 |
雷蕾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叶文曦 |
2014 |
M2014(85) |
日常会话中的立场分离现象研究 |
李卓琳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董秀芳 |
2014 |
M2014(84) |
《白族勒墨人原始宗教实录》语法研究 |
汪强强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汪锋 |
2014 |
M2014(83) |
永寿方言的几个主要时体态标记:“来”、“过”、“咧”以及“了” |
周蜜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王超贤 |
2014 |
M2014(82) |
汉韩动词补足成分结构对比研究 |
车炫锡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叶文曦 |
2014 |
M2014(81) |
汉日委婉否定形式对比研究 |
望月雄介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李娟 |
2014 |
M2014(80) |
蒙特卡洛方法在历史语言学中的若干应用 |
唱响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14 |
M2014(79) |
汉英“切”类动词词义对比分析 |
陈晨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万艺玲 |
2014 |
M2014(78) |
闽东侯官方言变韵研究 |
陈稚瑶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项梦冰 |
2014 |
M2014(77) |
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|
陈卓娅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汪锋 |
2014 |
M2014(76) |
副词“才”及相关的几种格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|
顾敏贤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袁毓林 |
201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