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2014(42) |
现代汉语关系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 |
赵志国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沈阳 |
2014 |
D2014(41) |
汉语重动句的起源与历时演变研究 |
赵林晓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杨荣祥 |
2014 |
D2014(16) |
秦汉之间官制演变若干问题之研究 |
王勇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安平秋 |
2014 |
D2014(15) |
乾嘉苏州群体校勘研究 |
袁媛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吴鸥 |
2014 |
D2014(9) |
战国士人的思想世界与表达 |
刘书刚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于迎春 |
2014 |
D2014(8) |
《春秋》学背景下的《史记》撰作 |
王紫薇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傅刚 |
2014 |
D2014(7) |
盛中唐之际的政风与诗风 |
段莹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钱志熙 |
2014 |
D2014(6) |
曹魏诗人的政治身份及其诗歌表现 |
高山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钱志熙 |
2014 |
D2014(5) |
隋唐范阳卢氏家族研究 |
吕来好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程郁缀 |
2014 |
D2014(4) |
中唐新题乐府艺术研究 |
周京艳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程郁缀 |
2014 |
D2014(3) |
图像、目录、古物学——中国青铜器图录的调查与研究(1911-1949) |
曹菁菁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李零 |
2014 |
D2014(32) |
启蒙与自赎——鲁迅小说人称、反讽与抒情问题研究 |
国家玮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孔庆东 |
2014 |
D2014(32) |
启蒙与自赎——鲁迅小说人称、反讽与抒情问题研究 |
国家玮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孔庆东 |
2014 |
D2014(31) |
“左联”时期的左翼杂志与左翼文艺运动 |
李淑英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商金林 |
2014 |
D2014(30) |
三十年代论争语境中的鲁迅 |
宋欢迎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商金林 |
2014 |
D2014(29) |
1940年代的诗歌与民主 |
王冬冬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吴晓东 |
2014 |
D2014(28) |
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——鲁迅和张恨水 |
薛熹祯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孔庆东 |
2014 |
D2014(27) |
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新中国路径——以50-70年代的《红楼梦》研究为例 |
陈荣阳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李杨 |
2014 |
D2014(26) |
疗救的隐喻——1980年代小说的医学话语 |
程振红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张颐武 |
2014 |
D2014(25) |
现代中国沙龙研究 |
费冬梅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201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