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13(26) |
中国四大文学奖探微 |
李瑞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秦立彦 |
2013 |
B2013(26) |
中国四大文学奖探微 |
李瑞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秦立彦 |
2013 |
B2013(85) |
柴静的多重角色分析 |
王冠 |
学士 |
语言学 |
廖可斌 |
2013 |
B2013(27) |
新移民背景下的华人女性书写——严歌苓作品论 |
孙鑫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蒋朗朗 |
2013 |
B2013(28) |
论《三里湾》的叙事张力 |
张冰洁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贺桂梅 |
2013 |
B2013(72) |
“冷眼向洋看世界”——当代中国“文化自觉”思潮从哪里来、到哪里去 |
潘子豪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韩毓海 |
2013 |
B2013(5) |
论“临川四梦”的叙事结构 |
陈超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简 |
2013 |
B2013(29) |
饮食民间与生命的救赎——论莫言《酒国》的“吃人”主题 |
黄昳婧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3 |
B2013(30) |
流落异乡的女性抒情自白——以《青春祭》为例解读八十年代 |
胡佳依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韩毓海 |
2013 |
B2013(6) |
从“三言”、“二拍”中的节妇烈女形象看晚明文学书写与社会实况之间的异同 |
王大鹏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潘建国 |
2013 |
B2013(86) |
清末民初北京话双及物结构历时研究 |
张琳莉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13 |
B2013(73) |
中国古代服装中的珍珠装饰 |
戴璐绮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李更 |
2013 |
B2013(7) |
中国神怪小说中传书母题的嬗变 |
刘雅琛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刘勇强 |
2013 |
B2013(87) |
江苏响水大有方言音系分析 |
张迎雪 |
学士 |
语言学 |
李小凡 |
2013 |
B2013(88) |
汉语普通话“N1+A+N2+MP”差量比较结构研究 |
叶述冕 |
学士 |
语言学 |
王超贤 |
2013 |
B2013(89) |
清末民初北京话致使结构考察 |
金晓丹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13 |
B2013(31) |
牲人与赤裸生命:《饥饿游戏》的政治向解读 |
张薇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邵燕君 |
2013 |
B2013(8) |
试论宋季元初临安词人的艳情、闺情词写作 |
王启玮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张鸣 |
2013 |
B2013(32) |
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女性叙事——谈玛格丽特•杜拉斯对中国当代女作家林白的影响 |
何冠男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3 |
B2013(33) |
上海都市文化图景三部曲——以张爱玲、周而复、王安忆小说文本为例 |
陆沁诗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