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13(31) |
超越历史化的文学想象——论阿来长篇小说中的“神性” |
李轶男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3 |
T2013(1) |
寓居都市的乡村流浪者之歌——从流浪意识看沈从文与刘亮程的乡土写作 |
唐芊尔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3 |
T2013(95) |
方国珍、张士诚交往考 |
王诗雨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廖可斌 |
2013 |
T2013(2) |
绮色佳旧事——1910-1917留美期间胡适“文学革命”思想的发生 |
马娇娇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风 |
2013 |
T2013(3) |
苏珊•桑塔格“沉默美学”研究 |
黎潇逸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金永兵 |
2013 |
T2013(101) |
《白虎通》声训反映的东汉语音 |
周怿培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孙玉文 |
2013 |
T2013(106) |
齐梁陈隋韵部名家研究之比较 |
沈力栋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孙玉文 |
2013 |
T2013(21) |
《江村经济》与《三里湾》的乡土中国叙事比较 |
韩煦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贺桂梅 |
2013 |
T2013(20) |
《尘埃落定》的傻子视角和历史观 |
姬雅君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3 |
T2013(19) |
“破碎与重建”——电影《一九四二》中的乡村现代化进程 |
汪洋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李杨 |
2013 |
T2013(22) |
民间僵尸故事研究 |
杨梦斌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连山 |
2013 |
T2013(94) |
斯氏源流考略 |
斯维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漆永祥 |
2013 |
T2013(23) |
论沈从文小说中的“殉情”母题 |
李琬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吴晓东 |
2013 |
T2013(24) |
六朝小说中的“鬼”形象研究 |
储霏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13 |
T2013(25) |
苏轼词创作风格研究 |
吴箫剑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13 |
T2013(26) |
侗族萨岁神话的结构分析 |
谭雪晴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连山 |
2013 |
T2013(27) |
论周立波小说的本土化叙述——以《山乡巨变》为例 |
刘芝君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贺桂梅 |
2013 |
T2013(51) |
境界与气象——对王国维词学思想的再阐释 |
鄢虹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鸣 |
2013 |
T2013(52) |
唐至明志怪小说蛇女故事探微 |
谢迪文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连山 |
2013 |
T2013(14) |
《白鹿原》小说及电影改编 |
陆佩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