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12(82) |
当代艺术的消亡与涅槃——以丹托“艺术终结论”试析中国当代艺术 |
王文漪 |
学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12 |
B2012(83) |
启蒙•革命•青春——王安忆《启蒙时代》及其评论研究 |
马晓菲 |
学士 |
文艺学 |
蒋晖 |
2012 |
B2012(125) |
清中期以来北京话中伴随介词及相关用法的发展与变化 |
李云轩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12 |
B2012(73) |
简论《郑笺》对《诗经》中情感的阐发 |
李林芳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漆永祥 |
2012 |
B2012(21) |
《聊斋志异》中的“人妖恋”原型研究 |
高雅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12 |
B2012(22) |
《海上花列传》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书寓 |
杨旸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刘勇强 |
2012 |
B2012(23) |
从《月球姓氏》到《西夏旅馆》:骆以军国族身份认同解析 |
马怡虹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计璧瑞 |
2012 |
B2012(24) |
浅析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明嘉靖刊本与毛氏删改本中刘备形象的演变及得失 |
陈焕文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12 |
B2012(126) |
“吴侬软语”成因初探 |
赵伯奇 |
学士 |
语言学 |
李小凡 |
2012 |
B2012(25) |
以《海上花列传》、《海上繁花梦》、《九尾龟》为例谈晚清狭邪小说中的宴饮 |
丁谨之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12 |
B2012(26) |
管窥黄仲则诗歌“秋气”风格特质的源与变 |
张灵羚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钱志熙 |
2012 |
B2012(27) |
辛弃疾交游唱和词作述论 |
程海伦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张鸣 |
2012 |
B2012(127) |
基于五音排鼓的声学研究 |
张典 |
学士 |
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2 |
B2012(90) |
论《维多利亚女王传》的叙事策略 |
何方竹 |
学士 |
比较文学 |
秦立彦 |
2012 |
B2012(128) |
莆田方言阳入字的演变 |
陈荔闽 |
学士 |
语言学 |
汪锋 |
2012 |
B2012(28) |
明清小说人物设置与描写的“空缺”现象 |
林莹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刘勇强 |
2012 |
B2012(129) |
论数理统计方法在音韵研究中的运用 |
金庆贤 |
学士 |
语言学 |
张渭毅 |
2012 |
B2012(29) |
靡俗社会中的清雅之风——从《遵生八笺》看明代文人生活 |
付文红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刘勇强 |
2012 |
B2012(92) |
太宰治《惜别》及其他 |
高华鑫 |
学士 |
比较文学 |
陈跃红 |
2012 |
B2012(130) |
连谓结构中否定词“不”的语义指向 |
王雨佳 |
学士 |
语言学 |
沈阳 |
201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