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M2011(06) |
味:作为传统阅读理论类型的存在 |
何瑞娟 |
硕士 |
文艺学 |
杨铸 |
2011 |
020/M2011(07) |
论希利斯•米勒的解构主义批评与其意识批评的关系 |
贾悦 |
硕士 |
文艺学 |
董学文 |
2011 |
020/M2011(08) |
毛宗岗小说评点范畴研究 |
欧阳泱 |
硕士 |
文艺学 |
卢永璘 |
2011 |
M2011(44) |
中国诗书画论在二十世纪欧美的传播——以刘若愚、蒋彝和赵无极为例 |
唐义广 |
硕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11 |
020/M2011(10) |
爱德华•W•索亚的空间理论探索——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|
邢程 |
硕士 |
文艺学 |
王丽丽 |
2011 |
020/M2011(83) |
《北京话语音读本》整理与研究 |
艾溢芳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王洪君 |
2011 |
020/M2011(12) |
晋语并州片音韵比较 |
覃俊珺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汪锋 |
2011 |
020/M2011(13) |
普通话阳平和上声的感知空间研究 |
吴君如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1 |
020/M2011(21) |
《韩非子》工具格的句法表现及相关问题研究 |
邵琛欣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邵永海 |
2011 |
020/M2011(84) |
浙江中部吴语比较研究 |
许帆婷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11 |
020/M2011(15) |
身体复合词的语义分析 |
周莎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董秀芳 |
2011 |
020/M2011(16) |
汉语双数概念研究 |
李雪莹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叶文曦 |
2011 |
M2011(46) |
上古汉语心理动词后接VP的无标记指称化研究 |
耿葳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宋绍年 |
2011 |
M2011(47) |
《龙龛手镜》入声异读字研究 |
李国春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张渭毅 |
2011 |
020/M2011(19) |
《朱子语类》比较句研究 |
刘建国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刘子瑜 |
2011 |
020/M2011(92) |
从英汉对比看汉语“这”、“那”的定指表达 |
马千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11 |
M2011(51) |
从韵系结构论《切韵》到《中原音韵》之间的入声变化 |
沈抒寒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耿振生 |
2011 |
M2011(52) |
《黄帝内经》医学用语研究——以诊治类动词为例 |
田丰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胡敕瑞 |
2011 |
020/M2011(24) |
现代汉语中含有准定语的“N1+的+N2”结构研究 |
万辉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11 |
M2011(54) |
《韩非子》心理动词研究 |
王先云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邵永海 |
201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