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2011(3) |
柳宗元的家世家学与他的诗歌创作 |
都轶伦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钱志熙 |
2011 |
M2011(4) |
元散曲联章小令研究 |
侯晓晨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张鸣 |
2011 |
020/M2011(86) |
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版本与评点研究 |
胡光明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刘勇强 |
2011 |
020/M2011(85) |
海派京剧旦角先驱冯春航研究(1900-1919) |
刘汭屿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夏晓虹 |
2011 |
020/M2011(45) |
李商隐七律研究 |
罗桢婷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杜晓勤 |
2011 |
020/M2011(46) |
沈约乐府诗研究 |
闵慧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程郁缀 |
2011 |
020/M2011(47) |
《蜗居》和“中国梦” |
丁小莺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臧力 |
2011 |
020/M2011(48) |
铁塔 |
方叒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2011 |
M2011(13) |
铁塔 |
方叒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2011 |
M2011(14) |
永远在路上—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游记散文中的交通体验 |
方叒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2011 |
020/M2011(49) |
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——以国立青岛/山东大学为中心(1930-1937) |
傅宏远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平原,王风 |
2011 |
020/M2011(50) |
“打工文学”的制度生产及文化政治 |
宫睿哲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李杨 |
2011 |
M2011(17) |
梦想与现实之间——试析“杜拉拉现象”里的中产阶层镜像 |
顾虹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贺桂梅 |
2011 |
M2011(18) |
七月派文学批评研究 |
郭子娟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高远东 |
2011 |
020/M2011(53) |
交叉、断裂与文学可能性——九十年代转向小说之后的韩东研究 |
胡妍妍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计璧瑞 |
2011 |
M2011(20) |
略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三个视角——以“20世纪中国文学”为中心 |
解天池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韩毓海 |
2011 |
020/M2011(55) |
晚清民国学界师徒关系之守与变——以俞樾、章太炎、周氏兄弟、苦雨斋弟子一脉为中心 |
刘开普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王风 |
2011 |
M2011(22) |
80年代以来的台湾青春剧情片 |
沈力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蒋朗朗 |
2011 |
020/M2011(57) |
风潮中传统的坚守与更新——以微博中戏谑式流行语为例 |
唐璐璐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连山 |
2011 |
020/M2011(91) |
《林家铺子》电影改编研究 |
王帆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商金林 |
201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