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D2011(12) |
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——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 |
刘点点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2011 |
020/D2011(13) |
量词的跨语言研究 |
李知恩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11 |
D2011(25) |
《文学自觉与秩序重建——儒玄兼综视野下的<文心雕龙>》 |
李飞 |
博士 |
文艺学 |
卢永璘 |
2011 |
020/D2011(40) |
基于动态电子腭位的汉语普通话音段协同发音研究 |
李英浩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1 |
D2011(28) |
汉语普通话唇形协同发音及可视语音感知研究 |
潘晓声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1 |
020/D2011(17) |
汉语的传信范畴及其与相关语言范畴的互动研究 |
乐耀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王洪君 |
2011 |
D2011(32) |
汉语事量词及相关句法结构的认知与功能研究 |
李湘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袁毓林 |
2011 |
020/D2011(19) |
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 |
王媛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11 |
D2011(34) |
现代汉语双事件结构衍生关系的被动式研究 |
朱俊阳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沈阳 |
2011 |
020/D2011(21) |
西汉用《诗》研究 |
冯一鸣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孙钦善 |
2011 |
D2011(37) |
《汉书》颜师古注研究 |
孙显斌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安平秋 |
2011 |
D2011(38) |
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特质及其当代价值研究——以中西传统科学思想比较为视角 |
王周谊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安平秋 |
2011 |
020/D2011(24) |
文人游幕与清代戏曲 |
张惠思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夏晓虹 |
2011 |
D2011(41) |
明代《文选》学研究 |
郝倖仔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傅刚 |
2011 |
020/D2011(25) |
从六艺到十三经——以经目演变为中心 |
程苏东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袁行霈 |
2011 |
020/D2011(26) |
晚唐五代古文研究 |
李伟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葛晓音 |
2011 |
020/D2011(27) |
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 |
郭道平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夏晓虹 |
2011 |
020/D2011(28) |
真德秀、魏了翁文学研究 |
马建平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张鸣 |
2011 |
D2011(10) |
明清三国戏曲研究 |
张红波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刘勇强 |
2011 |
020/D2011(31) |
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研究 |
李斌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商金林 |
201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