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10(098) |
饶平方言状态词研究 |
欧阳淼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项梦冰 |
2010 |
B2010(099) |
读《君主论》 |
陈泱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韩毓海 |
2010 |
B2010(100) |
汉英副词与形容词(区别词)、名词、动词(谓词)兼类对比考察 |
徐剑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10 |
B2010(101) |
壮族花婆、蛙婆信仰与女性地位 |
李晓春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陈泳超 |
2010 |
B2010(102) |
“且将诗作画图看”——试论文人山水画的画境和画意对元代山水散曲创作的影响 |
曾小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黄卉 |
2010 |
B2010(103) |
北宋时期的“排荀”思潮 |
蒋鲲 |
学士 |
文献学 |
王丽萍 |
2010 |
B2010(104) |
《王三》“人部”异读字研究 |
冯茜 |
学士 |
语言学 |
张渭毅 |
2010 |
B2010(105) |
消费文化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影响 |
石龙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张颐武 |
2010 |
B2010(106) |
论明清时期对“三全”的评价 |
杨娟 |
学士 |
文献学 |
廖可斌 |
2010 |
B2010(107) |
论司马迁以王道观写《史记》 |
缪祥多 |
学士 |
文献学 |
吴鸥 |
2010 |
B2010(108) |
楝亭十二种》初探 |
李振华 |
学士 |
文献学 |
李更 |
2010 |
B2010(109) |
施蛰存:弗洛伊德思想的深刻解读者——浅议施蛰存小说创作中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吸收和应用 |
刘钰媛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金永兵 |
2010 |
B2010(110) |
《日本国见在书目录》考论 |
赵昱 |
学士 |
文献学 |
高路明 |
2010 |
B2010(111) |
“终用属性”在历时系统中作区别性属性的显著性初探:以乐器、兵器、厨具三个义场常见字的搭配前字/字组异同为例 |
谷屹欣 |
学士 |
语言学 |
胡敕瑞 |
2010 |
B2010(112) |
电影时代下的小说生存处境探析 |
贺胤泽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张颐武 |
2010 |
B2010(113) |
《苦闷的象征》共鸣在二十年代中国 |
邱文君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金永兵 |
2010 |
B2010(114) |
宋代攻城之法述略 |
柴巍 |
学士 |
文献学 |
李更 |
2010 |
B2010(115) |
犹在镜中——对张枣诗歌的镜像解读 |
张琼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臧力 |
2010 |
B2010(116) |
试论中国“现代化”进程中的戏剧“现代化”发展 |
李杨 |
学士 |
中国文学 |
韩毓海 |
2010 |
B2010(117) |
副词“干脆”的语义 |
张易 |
学士 |
语言学 |
朱彦 |
201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