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M2010(60) |
“花一般的罪恶”——论邵洵美的唯美主义实践. |
费冬梅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吴晓东 |
2010 |
020/M2010(61) |
摆荡:在学院规训与当下性之间——1930年代大学新文学的教学 |
国家玮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孔庆东 |
2010 |
020/M2010(62) |
文学讲习所与新时期文学规划 |
何兴中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2010 |
M2010(34) |
羔羊(小说) |
何兴中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2010 |
020/M2010(63) |
20世纪40-50年代《家》的话剧与电影改编研究 |
李佳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吴晓东 |
2010 |
020/M2010(64) |
从自我养成到社会改造——对恽代英五四时期“小团体”实践的考察(1915-1921) |
李培艳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商金林,姜涛 |
2010 |
020/M2010(65) |
“东北”想象与“女性”书写——当代文学格局中的迟子建 |
梁盼盼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计壁瑞 |
2010 |
020/M2010(66) |
他们如何信教——一个基督教苗族村寨的过去和现在 |
廖中培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连山 |
2010 |
020/M2010(67) |
建国后相声的现代轨迹及其内在悖论 |
刘纯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李杨 |
2010 |
020/M2010(68) |
另类对话规则与沟通困境的消解——当代“冷笑话”现象研究 |
任明远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王娟 |
2010 |
020/M2010(69) |
鲁迅编刊活动考 |
宋欢迎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商金林 |
2010 |
020/M2010(70) |
民间传说的内部写本研究——以洪洞县“接姑姑迎娘娘”传说圈为中心 |
王尧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泳超 |
2010 |
020/M2010(71) |
“百花时代”左翼青年的反官僚主义话语 |
阎作雷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邵燕君 |
2010 |
020/M2010(72) |
仪式、社会与地方舆论——洪洞县“接姑姑迎娘娘”走亲活动中的马子研究 |
姚慧弈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泳超 |
2010 |
020/M2010(87) |
困境与突围——21世纪以来新革命历史剧的革命话语 |
张光明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臧力 |
2010 |
020/M2010(73) |
物兆迷信及其传说的研究——作为常识、作为政治资源和作为传说 |
赵祎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王娟 |
2010 |
020/M2010(74) |
“鲁迅留日时期手订报刊文辑”与其文言论文的相关性研究 |
朱林华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高远东 |
2010 |
020/M2010(88) |
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接受情况研究——以戴厚英、余华、曹文轩为中心 |
河贞美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蒋朗朗 |
2010 |
020/M2010(75) |
沦陷时期上海文学生态研究——以《万象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天地》为中心 |
李秀玲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王枫 |
2010 |
020/M2010(76) |
自我的他者化——虹影的中国书写 |
贺菁菁 |
硕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张辉 |
201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