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10(103) |
表进行体的时间副词“在”的语法化研究 |
都桓兴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叶文曦 |
2010 |
T2010(62) |
本雅明的现代都市想象 |
王焱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金永兵 |
2010 |
T2010(61) |
顺人而不失己——论庄子的处世哲学 |
赵悦波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柳春蕊 |
2010 |
T2010(36) |
抵抗的策略与自由主义反讽的决断——王朔小说叙事中的伦理与政治:以《我是你爸爸》为例 |
马晋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0 |
T2010(35) |
《色,戒》:李安的政治视角 |
赵梓言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颐武 |
2010 |
T2010(85) |
由“经部”入“子部”:试论《白虎通》归类变化——就《四库提要》对《白虎通》归类的一点商榷 |
刘晶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刘瑛 |
2010 |
T2010(102) |
《朱子语类》七八册选择问句研究 |
刘杰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刘子瑜 |
2010 |
T2010(34) |
李商隐诗歌对情感经验的处理方式 |
黄琪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钱志熙 |
2010 |
T2010(33) |
小说《蜗居》解读 |
陈澹宁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韩毓海 |
2010 |
T2010(32) |
“文贵形似”的理论探析 |
谢靖妍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杨铸 |
2010 |
T2010(31) |
《红楼梦》沉酣一梦终须醒 |
武振涛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潘建国 |
2010 |
T2010(11) |
持不同性见者——从凯瑟琳•布蕾亚看女性主义的传播和困境 |
李雯洁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戴锦华 |
2010 |
T2010(12) |
和时间打成平手——1980年代以来朱天文小说艺术研究 |
窦金龙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蒋朗朗 |
2010 |
T2010(13) |
浅析郑燮对苏轼形神论的继承与突破 |
李璇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杨铸 |
2010 |
T2010(14) |
姜夔诗歌风格辨析 |
索芳放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鸣 |
2010 |
T2010(84) |
《全宋诗》失收僧诗二十家整理 |
宋晛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许红霞 |
2010 |
T2010(75) |
试论宋词闺房抒写的两种模式——以李清照和柳永为中心 |
韩世中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鸣 |
2010 |
T2010(101) |
新加坡英语背后的家庭语言背景影响调查——以北京大学新加坡本科生的英语“th”齿间擦音读音为研究对象 |
林心惠 |
学年 |
语言学 |
王超贤 |
2010 |
T2010(76) |
迷幻中的窥视——论余华早期作品叙事话语中的窥视模式 |
简应隆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10 |
T2010(29) |
从《血迷宫》到《三枪拍案惊奇》 |
武頔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秦立彦 |
201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