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10(30) |
跨文化视域下的《罂粟之家》与《少年》“私生子”家庭关系比较研究 |
张钰珣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跃红 |
2010 |
020/D2010(01) |
美国图书馆藏宋元版汉籍研究 |
卢伟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安平秋 |
2010 |
020/D2010(05) |
钱德明研究——18世纪一位处在中法文化交汇处的传教士 |
龙云 |
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孟华 |
2010 |
020/D2010(02) |
汉语“浊上变去“研究 |
廉载雄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10 |
020/D2010(65) |
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“把”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 |
金道荣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王洪君 |
2010 |
020/D2010(03) |
汉语普通话声道调音模型研究 |
汪高武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,党建武 |
2010 |
020/D2010(66) |
汉越语关系语素层次分析 |
咸蔓雪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10 |
020/D2010(67) |
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 |
佐藤芳之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张双棣 |
2010 |
020/D2010(06) |
汉语疑问句系统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|
施家炜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陆俭明 |
2010 |
020/D2010(07) |
韩国朝鲜时期《诗经》学研究 |
金秀炅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董洪利 |
2010 |
020/D2010(04) |
《天禄琳琅书目》研究 |
刘蔷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安平秋 |
2010 |
020/D2010(59) |
林语堂英语散文研究(1927-1948) |
苏明明 |
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孟华 |
2010 |
020/D2010(62) |
汉韩分析型致使结构比较研究 |
朴恩石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10 |
020/D2010(08) |
胡塞尔的“生活世界”理论:美学内涵及效应 |
徐文贵 |
博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10 |
020/D2010(09) |
现代汉语连词的语篇连接功能研究 |
张文贤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10 |
020/D2010(10) |
现代汉语非核心论元允准模式及机制研究 |
孙天琦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10 |
020/D2010(11) |
汉语分析型致使结构的历史研究(上古中古篇) |
陈国华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蒋绍愚,宋绍年 |
2010 |
020/D2010(12) |
东汉经师音读系统研究 |
邱克威 |
博士 |
汉语史 |
耿振生 |
2010 |
020/D2010(13) |
《经典释文》《博雅音》音系研究及与《切韵》的比较 |
张冰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孙玉文 |
2010 |
020/D2010(69) |
《古逸丛书》研究 |
马月华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安平秋 |
201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