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D2010(14) |
阮元《揅经室集》研究 |
沈莹莹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孙钦善 |
2010 |
020/D2010(15) |
先秦两汉时期的《墨子》学研究 |
王长民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安平秋 |
2010 |
020/D2010(16) |
《宋刻<汉书>庆元本研究》 |
王勇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安平秋 |
2010 |
020/D2010(17) |
《吕氏家塾读诗记》研究 |
吴冰妮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董洪利 |
2010 |
020/D2010(18) |
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 |
张丽娟 |
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孙钦善 |
2010 |
020/D2010(31) |
《毛诗故训传》以礼说《诗》研究 |
王振华 |
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钱志熙 |
2010 |
020/D2010(32) |
二十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间——以报纸副刊为中心 |
田露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方锡德 |
2010 |
020/D2010(33) |
清末北京下层启蒙运动——以《京话时报》为中心 |
王鸿莉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平原 |
2010 |
020/D2010(34) |
大众的建构——关于《大众电影》(1950-1966年)中“身体”形象的研究 |
李胜喜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张颐武 |
2010 |
020/D2010(70) |
沦陷时期旅平台籍文化人的文化活动与身份表述——以张深切、张我军、洪炎秋、钟理和为考察中心 |
王申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陈平原 |
2010 |
020/D2010(71) |
汉语韵律的嗓音发声研究 |
尹基德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10 |
020/D2010(48) |
克里斯特娃的文本理论 |
崔柯 |
博士 |
文艺学 |
董学文 |
2010 |
020/D2010(63) |
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——以美国新批评派为参照 |
冯巍 |
博士 |
文艺学 |
董学文 |
2010 |
020/D2010(64) |
沧浪诗话研究 |
王术臻 |
博士 |
文艺学 |
卢永璘 |
2010 |
020/D2010(19) |
西方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观研究——一次后殖民理论分析实践 |
胡淼森 |
博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10 |
020/D2010(20) |
汉语名量词的形成机制 |
李计伟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王洪君 |
2010 |
020/D2010(21) |
音节结构与方言分组——鄂东南方言的个案研究 |
李佳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王洪君 |
2010 |
020/D2010(22) |
现代汉语未登录词词类和语义类标注研究 |
邱立坤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10 |
020/D2010(23) |
勾漏片粤语与桂南平话语音比较研究—以封开开建话为枢纽 |
候兴泉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李小凡 |
2010 |
020/D2010(24) |
日本唐通事唐音与十八世纪的杭州话南京官话 |
谢育新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李小凡 |
201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