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B2009(027) |
浅议上古汉语副词系统的构建 |
李军 |
学士 |
语言学 |
宋绍年 |
2009 |
GB2009(002) |
从他书引用的《正义》看《史记正义》佚文之真伪 |
陈思 |
学士 |
古典文献 |
杨海峥 |
2009 |
HB2009(019) |
中文文本中几种人名形式特点研究 |
王琳琳 |
学士 |
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09 |
IB2009(061) |
浅析马拉美的象征理论 |
张凌健 |
学士 |
文学 |
金永兵 |
2009 |
HB2009(020) |
动量词“次”与动词组合研究 |
张帅 |
学士 |
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09 |
HB2009(016) |
普通话声韵调结构功能负担研究 |
董理 |
学士 |
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09 |
HB2009(004) |
房地产广告语的定位技巧与个性表达 |
承欣 |
学士 |
语言学 |
袁毓林 |
2009 |
GB2009(003) |
闻一多《诗经通义乙》整理与研究初探 |
高峰 |
学士 |
古典文献 |
林嵩 |
2009 |
GB2009(004) |
徐鼎《毛诗名物图说》研究 |
李笑莹 |
学士 |
古典文献 |
吴殴 |
2009 |
IB2009(012) |
《欢喜冤家》的地域性呈现 |
李妍 |
学士 |
文学 |
潘建国 |
2009 |
IB2009(058) |
李贺其诗其人:在文学史中的阅读和还原 |
凌超 |
学士 |
文学 |
陈跃红 |
2009 |
B2009(009) |
“上/下”隐喻投射的认知分析 |
陈梦非 |
学士 |
语言学 |
叶文曦 |
2009 |
IB2009(005) |
河南信阳地区民间故事懒农形象分析 |
李峥 |
学士 |
民间文学 |
陈连山 |
2009 |
IB2009(013) |
鲍照诗歌中的山水景物描写研究——兼及其对谢灵运山水诗的发展 |
周若卉 |
学士 |
文学 |
钱至熙 |
2009 |
IB2009(006) |
民间文化中“不能回头”禁忌的形态研究 |
曹莉 |
学士 |
文学 |
王娟 |
2009 |
IB2009(043) |
文字迷宫——解读《迷园》 |
季星 |
学士 |
文学 |
陈晓明 |
2009 |
HB2009(001) |
“一直”、“总”、“老”的比较分析 |
郑远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陆俭明 |
2009 |
IB2009(030) |
“文字国”的隐士与叛徒—论周作人30年代的散文写作方式 |
王芳 |
学士 |
文学 |
王枫 |
2009 |
IB2009(015) |
“诗可以戏”——黄庭坚戏题诗浅论 |
姚华 |
学士 |
文学 |
张鸣 |
2009 |
IB2009(044) |
“新笔记小说”与“新时期文学”的建构 |
钱好 |
学士 |
文学 |
陈晓明 |
200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