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M2009(93) |
基于发声的汉语普通话四声的范畴知觉研究 |
杨若晓 |
硕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09 |
T2009(7) |
从桥会到过桥礼——试解桥在婚恋中的象征意义 |
何涛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娟 |
2009 |
T2009(69) |
从日语入声字与汉语入声字的对应关系谈应用日语学习汉语音韵学 |
张思宇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张渭毅 |
2009 |
T2009(85) |
《韩非子》中的所字结构简析 |
鲍楠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宋绍年 |
2009 |
T2009(75) |
浅析现代汉语修饰语的新变——以“小x”为例 |
张丽音 |
学年 |
语言学 |
沈阳 |
2009 |
T2009(18) |
从《霸王别姬》到《梅兰芳》:陈凯歌电影的“全球化/民族化”转型 |
张烨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金永兵 |
2009 |
T2009(19) |
论玄学的思考方式对陈子昂诗歌之影响 |
吴双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杜晓勤 |
2009 |
T2009(97) |
缉部字演变小史 |
张倩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张渭毅 |
2009 |
T2009(20) |
《陋室铭》仿作研究 |
王适文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娟 |
2009 |
T2009(76) |
“NPL+V+着+NP”句式相关问题探讨 |
周圆 |
学年 |
语言学 |
沈阳 |
2009 |
T2009(54) |
《水浒传》作者之谜 |
刘伯良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潘建国 |
2009 |
T2009(49) |
从“吉祥八君子”到“东吉祥派之正人君子”的考证 |
杜琳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风 |
2009 |
T2009(77) |
网络聊天中的话轮转换 |
张一文 |
学年 |
语言学 |
李娟 |
2009 |
T2009(21) |
试论刘半农的文学思想 |
沈悦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杨铸 |
2009 |
T2009(78) |
程度副词“还1”和“还2”的主观性分析 |
张雪 |
学年 |
语言学 |
袁毓林 |
2009 |
T2009(22) |
彼岸成长,此岸盛放——试探安妮宝贝由“网坛”步入文坛之路 |
孟婷婷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邵燕君 |
2009 |
T2009(23) |
冷笑话初探 |
李超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连山 |
2009 |
T2009(66) |
论谱牒文献的历史演变——以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为中心 |
仝十一妹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林嵩 |
2009 |
T2009(65) |
从福泽谕吉的汉学批判论其启蒙指向 |
郭彪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刘萍 |
2009 |
T2009(24) |
自戕的寓言——自我救赎的现代之路 |
陈欣瑶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0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