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09(1) |
现代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案例——“杜拉斯热”分析 |
黄倩倩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金永兵 |
2009 |
T2009(2) |
从天上人间到花媚狐妖——古代小说虚拟空间之女性形象研究 |
丁一秋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潘建国 |
2009 |
T2009(52) |
陈与义七律对仗艺术研究——兼论其对杜甫的继承和发展 |
富嘉吟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钱志熙 |
2009 |
T2009(83) |
上古汉语肉刑语义场考察 |
王春茵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邵永海 |
2009 |
T2009(3) |
两座孤独的堡垒——试谈《百年孤独》的两种孤独范式 |
濮方竹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秦立彦 |
2009 |
T2009(4) |
河北农村基督教丧葬仪式考察研究——以邯郸市永年县北河庄村为个案 |
李锐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连山 |
2009 |
T2009(5) |
明清小说性别话语及道德诉求之历史变化——以“虞初体”小说为考察中心 |
杜辛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潘建国 |
2009 |
T2009(84) |
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区别性特征 |
刘东 |
学年 |
语言学 |
袁毓林 |
2009 |
T2009(63) |
试论章学诚图书分类法思想 |
鲍青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林嵩 |
2009 |
T2009(33) |
作为现代性寓言的后童话——论《哈利•波特》 |
林品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09 |
T2009(32) |
诗禅为何能“联姻” |
肖振华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卢永璘 |
2009 |
T2009(53) |
论90年代以来“城乡迁移小说”的阶级焦虑 |
段大伟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韩毓海 |
2009 |
T2009(71) |
觉部演变小史 |
魏新丽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张渭毅 |
2009 |
T2009(67) |
《宋元学案•东莱学案》对吕祖谦思想的阐述 |
杜萌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刘瑛 |
2009 |
T2009(72) |
现代汉语点状量词语义分析 |
赵明月 |
学年 |
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09 |
T2009(98) |
基于依存语法的句子压缩 |
王荀 |
学年 |
语言学 |
李素建 |
2009 |
T2009(31) |
电视剧中情节、人物及两者关系 |
梁勇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颐武 |
2009 |
T2009(86) |
侵部演变史 |
李昌禹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张渭毅 |
2009 |
T2009(87) |
程度副词“怪”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所修饰的形容词考察 |
秦丽丽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09 |
T2009(50) |
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“不彻底人物” |
余翠平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风 |
2009 |